聽到粱老村長的吼聲,老人家是著急了。
剛剛吵鬧的村長,都為中年男子。
其他一些年老的村長也是冷哼了一聲,只差說這些后生不懂得敬老。
“大人。”粱老村長拱了拱手,十分恭敬。
“粱老村長請說。”許元勝直道。
“大人,村民想要逃離,也是不懂府衙決策的好處,更是習慣了聽從縣衙的安排使然。”
“若大人信得過。”
“還請大人借百匹馬,我可派親近子侄把臨近縣城的村長,接過來。”
“再有大人闡述其利害關系,加上我等作證。”
“我想大部分村民是萬萬不想逃離的。”
“如此總好過,各自瞎胡鬧,反而耽擱了大事。”
粱老村長拱了拱手直道。
其他老村長也是點了點頭,談及人脈,他們活了這么大歲數,周邊縣城都是走動過的,認識的人比那些年輕娃兒只多不少。
那些中年村長們滿臉苦笑,卻也不敢辯駁。
尊老,在大勝是有傳統的。
“我看不如這樣。”
“你們各自商定,劃分好需要聯系的村子,我再安排馬匹給予你們。”
“凡是出力的村子,我都會一一留意,事后絕不虧待。”
許元勝笑著道。
“大人的建議,甚好,甚好。”粱老村長連連點頭。
很快許元勝吩咐人拿來一份周邊縣城的詳盡地圖,這些鄧源早有準備。
大概半個時辰不到。
那邊村長們就安排好了。
一匹匹馬也都牽出來了。
“粱老村長,我和你聊兩句。”許元勝看出了這位老人家,是想幫梁家村謀未來,本人也確實有威信有智慧。
“大人,請。”粱老村長連連點頭,拄著拐杖急忙陪同許元勝到了一旁安靜處。
“老村長,開陽縣處于兩府交界處。”
“不知有無隱秘的路線,可以直通對面。”
“最好能秘密進入村子里的那種。”
“若是能從對面拉過來一個村子的人口,我可保證,誰拉攏的村子就可并入所在的村子,若人數相當,這個村子可免夏銀秋糧稅三年,另拉一人并可得賞銀一兩。”
“所在村子若愿入伍,十人成隊,伍長從這十人出。”
“百人成隊,管隊就從百人出。”
“兩百人成隊,把總就從這兩百人出。”
“千人成隊,千總就從這千人隊伍中。”
“當然前期肯定要好好整訓,只要忠心不改,我的承諾不變。”
許元勝直道。
“大人,我明白了。”
“小老兒確實知道一些秘密道路,其實我們這里販賣草藥,多數都是入淮陽府紫陽縣,那紫陽縣擅長炒制草藥,收的價格會高一些。”
“周邊村子幾乎都掌握一些隱秘的道路,可入紫陽縣村子里。”
粱老村長直道,他渾濁的眸光內透著坦誠,他心里明白眼前的大人在乎的不是偷偷的販賣草藥,而是在乎對面的人口。
“以后草藥,青州府城依高于淮陽府價格一成來收購。”
“把他們帶來開陽縣,此地就能形成草藥種植,炒制的源頭,你們收益會更高,也不用再冒險。”
“我也可以幫你們在各個縣城乃至是府城,配備店鋪,讓你們自己經營。”
許元勝又補了一句承諾。
“大人,我……不是擔心那條財路。”粱老村長急忙表態,但內心卻砰然心動了。
“我曉得,不過我的宗旨,能力范圍內盡量不讓村民吃虧。”許元勝笑道。
“大人放心。”
“等忙完這邊的事,我立即著手安排。”
粱老村長低聲道。
“辛苦老人家了。”
“青州府底子薄,唯有如此。”
“但請放心,過來的村民,我們一定會善待之,不會讓他們埋怨你們,關于落戶事宜也會妥善安排好,不會讓他們成為流民。”
許元勝緊緊的握著粱老村長的手。
“大人,是好官。”
“他們日子也不好過。”
“我雖然年紀大了,沒有大本事。”
“但我這雙眼睛,不會看錯人,我相信大人會善待他們,并給予他們更好的生活。”
粱老村長指了指渾濁的眼睛,一臉正色道。
很快粱老村長等人就開始安排村子里的人,騎馬離開了,他們也轉身回了村子里,把本村的事安排好。
許元勝望著那一個個背影。
“他們或許沒有遠大抱負。”
“但是他們明白。”
“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不遺余力的報答你。”
許元勝平靜道。
一旁的鄧源心里深深的震撼,原來事情還能這么做?
這些穿著樸素,幾乎不識大字幾個的村民,竟然能輕而易舉就能解決府衙花費五千兵力,每日耽擱都是幾千兩銀子軍費的事。
“大人,接下來我們……在此地,還有事嗎?”鄧源苦笑道。
“自然有事。”
“萬一把淮陽府逼急,打過來了。”
“總不能讓這些手無寸鐵的村民,擋在前面吧。”
“對戰博弈,還是需要我們出手的。”
許元勝呵呵一笑。
“是!”鄧源長舒一口氣,若是一戰不打,灰溜溜的離開,還真是有些無臉回去的。
許元勝看向四周,若是這里建有瞭望塔就好了。
可惜啊,北部官道沒有修葺,靠驢車運青磚到這里至少半個月。
交通。
在古代也是制約發展的最大軟肋。
當日傍晚的時候。
粱老村長那邊傳來消息,周邊兩縣的村長已經全部聯系到并朝著這邊趕來。
“去梁家村。”許元勝不打算在這里碰頭。
若是對面的淮陽府守備軍知道三縣被平定,掉頭離開邊界線回去了,那可不利于自己以后偷對方家的安排。
許元勝只是帶了百人隊伍,前往了梁家村。
等到了梁家村時,粱老村長已經在村口等待了。
“大人,請。”粱老村長客氣道。
“請。”許元勝點了點頭。
很快來到了梁家村的祠堂處,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村長,皆是開陽縣的居多,隨著天色漸漸的暗下來。
祠堂四周打起了燈籠,人也陸陸續續的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