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從京城回來20天之后,周揚終于要動身前往西北見哥哥了。
只不過和上次去京城不同,這次他沒有帶妻子和女兒,而是帶上了范德彪彪哥...哦,不,應該是表哥!
路上為了方便稱呼,周揚給范德彪安排了一個新身份,他的遠房表哥。
其實周揚倒是想讓范德彪當表弟,自己當表哥。
奈何這家伙長的有些著急,2歲的人3歲的臉,再配上個歲的性格,讓他叫自己表哥確實是有點為難了。
所以,周揚只能委屈自己,勉為其難的當個表弟了!
動身走之前,周揚拿了一些錢和糧票、工業券什么的,剩下的就是帶了一些換洗的衣服,所有行李加起來統共一個手提包。
畢竟西北地區苦寒,大家伙兒出門不是羊皮大襖就是狗皮帽子,冬天還有漫天風雪和黃沙,絕大多數好看的衣服在那地方沒用。
打扮的再帥氣,到了那里一炮黃沙吹過來就變成土疙蛋了,還是少帶點為好。
而彪哥就更簡單了,大舅哥李建國的破衣服身上一穿,軍裝往周揚給準備的包里一塞,剩下的就一個文件盒兒和一把槍。
原本是有四個文件盒的,但是前兩天顧成華來了一趟,將其余三個翻譯好的文件盒連同譯文一起帶走了。
得知周揚要去西北,他就沒有再給他留新的資料,只是叮囑他快去快回!
上午十一點,在砂石路上晃悠了三個小時后,周揚和彪哥二人組抵達了寧市。
出了汽車站,周揚便直奔對面的火車站,準備買票前往西北!
寧市的火車站周揚已經是第四次來了,所以算得上是輕車熟路。
來到售票廳,發現這里等待買票的人有不少,清一色的男女青年。
從他們的打扮來看,大多數人應該是在這里插隊的知青。
眼下大多數的地方已經閑下來了,天寒地凍的除了開會也干不了啥,因此一部分知青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城里探親。
當然了,前提是有家可回,還有錢!
不要覺得這是一句廢話,在這個時代,無家可回實在是太平常了。
過去的五六年間,周揚就處于這種狀態,京城的院子還在,但已經不是他們家的了。
父母以及哥哥也都活著,但是卻不知道在哪里,所以他這些年都不管是“貓夏”還是“閑冬”,他都是在八寶梁村渡過的。
至于錢的事兒就更有必要說道了,好年景的話,一個壯勞力一年可以分到四五十塊錢,刨掉日常用度其實也剩不下多少。
家里要是離得太遠的話,那可真就全擱路上了。
因此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要是想家了,那就給家里的親人寫信。
一張郵票幾分錢,只要不把信封撐破,想寫多少張信紙說多少話都行。
但總有些人有部的不回理由,比如說家里有人病了,比如說結婚了想帶妻子丈夫回去見見家人,再比如說有錢任性。
總而之,今天寧市火車站難得的人氣很高。
排隊來到售票窗口,周揚對著售票員說道:“同志,今天去巴城的火車還有沒有了?”
“有,兩個小時后發車,你要幾張?”
“兩張,軟臥!”
說著周揚將自己的證件、介紹信以及李長青給搞來的證明文件一股腦都遞了進去,看到這些證件后,原本還帶搭不理的售票員瞬間變得熱情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