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頭會結束了,邱主任等人也離開了!
人家有專機,可以不受暴風雪的影響,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但是周揚等人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由于大雪封路,他們暫時回不去了,只能繼續留在青城。
同時留下的還有空六院的黃耀樓、張福同等人,他們雖然有飛機,但是卻自愿留下來。
目的當然是要好好和周揚等人研究一下預警機設計的具體的方案,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還想去八寶梁研究所考察一下。
包括黃耀樓在內的空六院所有的設計師們,都想知道周揚到底是有啥底氣,敢在碰頭會上立下那樣的軍令狀。
別看邱主任最后雖然答應給他們兩個單位撥付一千萬的研發資金,但是這一千萬可不好拿啊!
三年內研究出預警機的雷達系統,這可不容易啊!
要不是他們空六院已經將圖4的技術吃透了,有信心搞出一款更大更先進的運輸機的話,是真不敢接下這個任務。
他們空六院敢這么做,那是因為有數百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以及整個空軍系統作為支持,但周揚哪來的底氣?
他有啥依仗?
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藝高人膽大?
而且相比于飛機平臺,雷達方面更加難以突破。
想想之前的空警一號,研究了七八年,最終因為雷達問題而遲遲無法交付軍方。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款預警機大概率是要廢了。
這可是他們空六院數千人七八年的心血,除了心痛和可惜外,同時也從正面反映了預警機雷達系統的研究難度。
但即便是這樣,周揚還是當著所有人的面,向邱主任立下了三年攻克預警機雷達系統的軍令狀。藲夿尛裞網
軍令狀這玩意兒可不是隨便立的,軍法如山,一旦完成不了任務那是要受到懲罰的。
更何況,這還涉及到了上千萬的研發資金!
再加上周揚等人之前公開出來的雷達系統的設計參數,那驚人的數據也讓黃耀樓等人心驚,都想知道他們是真有那個想法,還是說只是吹吹牛。
如此種種,都讓黃耀樓等人心里癢癢的,想要好好了解一下周揚以及他們搞出來的這個設計方案!
因此,他們留下來了!
黃耀樓等人很清楚,作為預警機飛機平臺的設計方,他們必須要搞清楚周揚等人的設計方案,然后根據雷達的大小以及配置人員的數量來設計飛機平臺。
也就是說,他們得讓飛機適應雷達,而不是雷達遷就飛機。
原因也簡單,飛機的大小相對好控制。
但雷達屬于特別高精尖的科技,體積多大基本上固定下來之后就定型了,想要做到小型化是非常的困難的。
因此,他們留下來想要好好了解一下八寶梁研究所的設計方案。
周揚對于黃耀樓等人的請求自然是沒有意見,全力配合。
畢竟一千萬的經費可不好拿啊!
而且人家裝備部要的是預警機,而一臺合格的預警機僅僅需要雷達以及航電系統,也需要一架合適的飛機平臺。
所以光有他們的雷達系統還不行,雙方必須通力合作。
更重要的是,周揚對于預警機的飛機平臺也有相當的研究,他很清楚當年毛熊聯盟設計a-0預警機使用的是什么飛機平臺。
他也樂意將自己所知道的和黃耀樓等人分享,畢竟一切為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