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走在松軟的砂石路上,雖然看不出多費力,但速度卻并不快!
坐在馬車上,周揚不斷觀察著四周的地形。
相對而,這里還算平坦。
雖然地形上偶爾有些起伏,但落差不是很大,因此根本算不上山區。
按道理說,這樣的地形條件不應該沒有水。
就在周揚觀察地形的時候,其他戰士卻都好奇地看著他。
這是他們東泉農場成立以來,來的第一個探親的人。
“周同志,你真要為我們解決缺水的問題!”帶隊的班長操著相對生硬的口音問道。
聽他的口音以及剛才那位安隊長叫他的名字,周揚便判斷出他是一位少數民族的戰士。
“你叫斯日古楞,是蒙古族嗎?”
“嗯,我是蒙族,家就是不遠的北蒙旗草原上!”
周揚笑了笑說道:“這么近,那你是不是可以經常回家了?”
斯日古楞搖了搖頭說道:“不能,有紀律規定,一年可以回一趟!”
周揚看了看四周,然后說道:“農場缺水的問題必須得解決,不然的話,到冬天的話,那里的人得死一半!”
這話周揚一點都不夸張,要是不能盡快解決缺水問題,缺糧就會成為必然。
沒有足夠的糧食過冬,后果可想而知。
更為重要的是,周揚可是知道今年冬天將會非常的寒冷,很多地方的氣溫都達到了近幾十年的極值。
就憑爸媽他們居住的那些四處透風漏氣的破窩棚,想要挨過北方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可能性微乎其微。
斯日古楞嘆了口氣說道:“我們也盡力了,但是...”
“嗯,聽我爸媽說過,大家伙兒都挺感激你們的!”周揚道。
“周同志,你有什么辦法嗎?”
“現在還不確定,我得看看山那邊泉眼的情況!”周揚道。
“行!”
隨著馬車“吱吱呀呀”的聲音,周揚等人終于在早晨六點之前抵達了打水的地方。
不同于東泉農場荒涼的景色,山這邊的氣候還是很濕潤的,不但地面顏色一片蒼翠,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里竟然有不少大樹。
草原上很少能看到樹,這是因為草原降水較少以及其土壤的結構決定的。
而能在這里看到樹木,說明這里應該不缺水。
果然,來到這些大樹附近后,便看到樹木之間一條微弱的溪流蜿蜒而過,最終匯聚在一個大水坑前。
從前面暴露出來的細沙河床,周揚可以推斷得出來,之前應該是沒有這個大水坑的。
溪水從前面山巖上流出來,然后順著長期形成的河床一路向前流去。
但現在戰士們為了方便取水、所以在這里挖了一個大大的大水坑來蓄水。
馬車在水坑前停下之后,戰士們先是給馬匹飲了點水,然后就開始用水桶往大水罐里面加水。
水罐是用那種大號的鐵皮油桶改裝成的,其實就是在上面打個圓洞當進水口,又在后面焊接出一截鐵管當出水口。
出水口也沒有閥門兒,只是套了一截馬車的內胎。
就像是咱們在水龍頭上安裝了一截塑料軟管一樣,平時呢把車內胎系好,用的時候解開就能出水,還是很方便的。
在戰士們取水的時候,周揚沿著小溪一路溯源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