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玩意兒一個就有一兩百斤,幾十個一起下去,確實不大容易。
因此,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來看熱鬧!
看看準備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郭童當即命令打井隊的同志們架起兩個粗壯的鐵制龍門架,而后將兩根鋼絲繩穿過龍門架,并對折起來。
而后,他挑選了四十多個年輕力壯的村民和戰士上前幫忙!
兩根鋼絲繩4個頭,一頭0人。
緊接著,便是讓人將第一根井管兒搬過來,豎著放在兩根鋼絲繩上面,而后慢慢將水泥管兒下到井里面。
實際情況就是用兩根繩子兜底,然后將預制的水泥管兒放入井里面。
看起來似乎挺簡單的,但是下井管兒不同于其它的,它不能一根一根的下。
而是需要將每一根井管兒連接起來,重量是疊加的,這個才是關鍵。
第一根井管兒下到四分之三的時候,郭童讓人將第二根井管兒抬過來,然后放到第一根上面。
這還沒完,還需要裹上防水塑料布,卡上竹條,并用鐵絲綁好,隨后慢慢下放。
接著便是第三根、第四根,以此類推。
而越到后面,鋼絲繩承擔的重量就越大,拉繩子的人就越是費勁兒。
幸好有這種特制的龍門架,上面的卡扣可以削減一部分的重量。
不然六十多根200斤的水泥管,足足一萬兩千斤。即便有四十多人一起拉,也很難承受得住。
好在下井管兒這方面,打井隊的同志們還是很有經驗的。
只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將全部的4根井管兒全部下到了機井里面。
井管兒下下去之后,郭童便讓人向井管兒與井壁之間的縫隙處填細沙和泥土。
待填滿這些縫隙后,一口機井就算是徹底打好了!
當郭童宣布一號井完工之后,現場頓時響起了村民們熱烈的掌聲,經久不絕。
晚上,張漢吾代表東泉農場全體干部群眾,在管理處的小食堂宴請打井隊的同志們。
除此之外,周揚一家也被請了過來,包括周亞文夫婦。
今天的飯菜很豐盛,有紅燒肉燉土豆,還有拌涼菜,就連主食也換成了難得一見的油炸糕。
油炸糕是西北地區最喜慶的一種食物,由黍子面制作而成,經過油炸的叫油炸糕,不經過油炸的叫素糕。
之所以說它是最喜慶的食物,那是因為在西北地區,只有在辦喜事的時候家里才會吃這種食物。
平時的話,一般人家是不會做的。
主要是這玩意兒太費油了,在這個人均一月2兩油的年代,想吃油炸糕確實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兒了!
除了食物豐盛外,張漢吾還特意給打井隊的同志們準備的化縣自產的化縣老酒,足足有20多斤,敞開了喝!
可以說,農場這邊今天是真下了血本!
不過也可以理解,有了水,農場面臨的危機就等于解決了大半。
只要抽水設備到位,那么莊稼就有救了。
即便是這幾天,由于一號井一直在抽水,大量的井水已經通過臨時挖的溝渠灌到了附近的農田里了。
雖然目前僅僅只是澆了十幾畝地,但卻是開了一個好頭。
現在二號井也出水了,到時候再把磚瓦廠建起來,那日子就更有盼頭了。
再加上縣里面答應給他們報銷所有花費,所以吃頓好的也沒什么。
因此,今天晚上大家伙兒都是敞開了吃,敞開了喝,一直整到晚上十一點鐘才結束!
盡管周揚再三推辭,表示自己酒量有限,但還是嗆不住眾人的熱情,頻頻被灌酒。
所以,滿桌子好菜好飯他壓根兒沒吃幾口,人就倒在了桌子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