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離開工程部隊這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此時,村里的大喇叭里突然響起了“咿咿呀呀”唱大戲的聲音。
“唐君蕊頭戴翠冠鳳展翅,身穿八福錦繡衣,百瀾羅裙腰中系,輕提蓮步向前移。公爹今日壽誕期,兄嫂百壽到府...”
聽著熟悉的唱詞,周揚便知道這放的是晉劇中有名的《打金枝》。
晉劇是發源于晉省的地方戲曲,又名晉省梆子,在晉中、晉北以及塞北省一帶很流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很多人雖然沒學過,但多少也能哼上那么一兩句,可見晉劇在本地受歡迎的程度。
年頭年尾聽一聽晉劇,也算是本地的一種習俗,也是老百姓眼下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之一。
之前過年有秧歌,有舞獅,閑下來之后偶爾還能打個牌喝個酒,所以顯得特別的熱鬧有意思。
但是這幾年陸陸續續全都禁止了,甚至于連春節期間也都不允許放假。
沒錯,眼下春節都是不放假的!
尤其是城市里,幾乎和平時上班沒啥區別。
9年前的春節前,全國各地的報紙紛紛刊登“讀者來信”和“倡議書”,發表春節不回家的倡議。
《群眾日報》也刊登了“五十七個組織聯合發出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開展群眾性奪權斗爭”的倡議書,并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極大地反響。
僅僅4天之后,上面便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
除了不放假,上面還提了三點要求:
一是要“促生產”,春節不回家,積極參加生產勞動,變冬閑為冬忙。
二是禁止春節里的一切所謂的“封建習俗”,如放鞭炮、燒香拜佛、舞龍舞獅、磕頭拜年等。
三是不準大吃大喝,更不準打牌。
人們熟悉的春節習俗,唯有貼春聯一項被保留,但內容卻大為不同。
以前各種經典的帶有祝福性質的對聯全都被換成了新式對聯,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三十不停戰,初一接著干”。
正因為如此,喬衛國等人大過年的不回家也就是可以理解了,研究團隊過年期間要來也沒有那么突兀了。
事實上不僅僅是喬衛國等人,眼下城里的工人和干部都沒有過年的想法。
有心思過年的恐怕也就只剩下廣大的農民們,尤其是北方的農民。
畢竟這段時間的北方全都是天寒地凍的,除了拾糞漚肥開大會外,好像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干了,還不讓過個年了!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農民也有農民的好處!
回到家,一家人還在包餃子。
大紅柜頂上的案板上、竹篩子里,全都是包好的餃子。
周揚雖然沒有細數,但至少有好幾百個。
不過這遠遠不夠,要知道單單他們家現在就有六個大人一個娃娃,要是就吃餃子的話,一頓飯就是一百五六十個。
這還不算老宅那邊,周揚打算過年期間請老宅那邊一起吃頓團圓飯,那么多人,這點餃子肯定是不夠的。
李幼薇和父母都很默契的沒有問周揚工作上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他現在是給國家工作,很多東西都需要密,所以能不問盡量不問。
不過小丫頭可沒有那么多顧忌,看到周揚推門進來,當即興奮的問道:“爸爸,你干啥去了,咋才回來,你看我包的餃子好不好看!”藲夿尛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