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的辦公室里,周揚掛了電話之后,整個人陷入了沉思!
通過剛才和陸正軍的電話交流,周揚基本上是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看得出,現在的鐮刀計劃已經引起了最高層的注意了。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事情,因為眼下國內的經濟發展實在是有些糟心,國家對于外匯的需求已經到了難以抑制的地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鐮刀計劃一年兩個億的外匯收入,這對于高層的誘惑力那是顯而易見的。
不要說是派幾個退伍軍人過去,成立幾個為其服務的科研機構,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都會全力支持的。
說白了,現在國家太窮了,太缺錢了!
而且,周揚還知道,像這樣的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且越發的嚴重。
尤其是改開之后,我們正式同外面的國家接軌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外匯用以支持外貿需求。
當然了,沒有外匯也行,那就只能用本國的黃金或者是其它貴重金屬充當一般等價物。
但是誰家也沒有那么多的黃金白銀,因此只能玩了命的掙外匯,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內專門造了一個詞——創匯。
不管是國內的企業還是對外的各個窗口單位,都被下達了創匯的任務,那個時候,甭管你是干啥的,只要能弄來外匯你就是國家需要的人才。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鐮刀計劃這個已經初見成效的項目進入高層的視線那是必然的,而這也是周揚所希望看到的。
鐮刀計劃前期的時候實施起來其實并不難,就靠周揚、閆耿東以及陸正軍等人就能讓其運行起來,且獲利頗豐。
但是越是往后,這個計劃就越難實施。
原因也簡單,前期僅僅只是靠賣產品賺錢,通常只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并不會引起其他勢力的限制打壓。
但越是到后面,涉及到的領域就會越大,越是容易觸及到西方國家的核心利益,個人越是難以應對。
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力量的支持,你對我采取各種政策限制,我們這邊就會幫忙出臺反制措施。
你要是敢使用陰招,那我就派出雇傭兵性質的安保力量保護。
同時鐮刀計劃到了后期還要大量的需要國家情報的支持,這些也不是單獨的個人所能完成的。
總而之,周揚對鐮刀計劃的發展是非常滿意的。
但是周揚現在也有些擔心,一旦更高層插手這個計劃,他們之前和商業部達成的協議會不會失效。
要知道按照之前他們和商業部商量好的,今后鐮刀計劃一半的利潤上繳國家,剩下的用于發展。
然而現在隨著軍方、衛生部等部門的加入進來,商業部顯然已經失去了整個計劃的控制權,高層會不會在意他們之間的默契,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周揚倒不是說上面的領導目光短淺,殺雞取卵,而是眼下國內的經濟確實不太好。
尤其是超高的財政赤字,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觸目驚心的地步了。
大家都知道,所謂財政赤字,實際上便是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欠債了!
然而,在過去的近三十年間,國家財政其實很少出現在財政赤字。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搞的是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入量出”,就是我們的國家預算是根據國家預計收入來安排的,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兒。
這樣一來,即便是略有超出也不會很嚴重,東挪西湊或者是勒緊一下褲腰帶也就挨過去了。
但是最近幾年可就不同了,隨著我們同西方各國的關系大幅度的緩和,以賊鷹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經濟封鎖有多減弱,我們也有機會接觸甚至于購買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了。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該方案原計劃在3至年內從西方國家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之后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又追加了一批項目,計劃總額.4億美元。
總之這幾年趁著西方不在封鎖,我們一直是在向其他國家買買買!
而這些技術和設備也不是買回來之后就沒事兒了,也不是放在哪里看著,而是必須將這些技術設備利用起來,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服務。
于是乎,在買買買的同時,我們也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大規模的投資建廠,并命令各個科研院所對這些買回來的西方技術設備進行各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