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黃清濤拿出來的文件,周揚當即問道:“這是?”
“這是咱們職業學校升格專科學校的申請方案,院長你看看!”黃清濤道。
周揚當即接過文件,仔細看了起來。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第十八研究院直屬的職業學校不管是規模還是教學口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的八零年學校剛剛開始招生的時候,不過只有八個專業800名學生,而且大部分都是本單位以及本村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娃。
但現在的職業學校足足有24個專業,在校生高達五千人以上。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這里的學生只要在校期間表現優異的話,就會直接被第十八研究院要走,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考核,就會被安排在研究院的各個二級單位上班,端上鐵飯碗,成為國家干部。
即便是在校期間表現一般,也會被安排到村里的村辦企業,雖說身份上同進國企有些區別,但待遇方面卻相差不大。
甚至于村辦企業在某些方面的待遇,比國企還要好。
這種畢業就有工作,而且待遇還超好,對于城里一個正式工作爭破頭的青年男女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于是乎,每年學校招生的時候,都會吸引大批年輕人前來參加學校安排的自主考試。
由于在校人數越來越多,學校的辦學規模以及口碑也越來越好,自然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要求他們這所職業學校升格為專科學院的聲音就多了起來。
不過前幾年周揚一直覺得時機不夠成熟,因此對這事兒也不是很積極。
固然,一所大學對于本地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周揚也想讓本地有一所像樣的大學。
只是凡事都有利就有弊,學校升格對于第十八研究院來說未必就是好事兒,就比如說一旦學校升格了,招生辦法、畢業生分配以及學校的日常管理,都得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進行。
正因為考慮到這些問題,周揚并未積極推動這事兒。
但是從去年教育部們的領導們,在參觀考察完他們學校之后,高度贊揚了他們學校的辦學質量,認為職業學校可以納入到國家中等或高等教育體系中來,升格為中專或者是大專學院。
至此,學校升格的聲音就再度高漲了起來,尤其是學校的一把手黃清濤,一直在大力的推動這事兒。
在簡單的看完黃清濤的方案后,周揚略做沉默,隨后說道:“老黃,你的這個方案很詳細,看得出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如果按照你們的這個方案進行調整的話,升格成大專學院問題不大,不過有些事情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什么事情?”
“現在的職業學校是我們第十八院的直屬學校,說白了就是為我們研究院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
接著周揚話音一轉,繼續說道:“但如果學校升格為大專學院的話,就會直接納入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屆時我們對于學校的人事以及畢業生就業分配等事情,就沒有處置權,甚至于沒有發權了。”
“你也知道,咱們那些二級單位以及村里的、縣里的企業,對于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的缺口有多大,一旦這些畢業生畢業后不能留在縣里、鎮里,將會極大地影響本地企業的發展的。”
黃清濤略作沉默,然后說道:“這些事情我已經考慮過了,雖然學校升格后對我們的影響確實不小,但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大不了我們再建一所職業技術學校。”
“但眼下機會難得,上到教育部下到咱們學校的師生,都希望我們能將學校升格為中專或者是大專,一旦錯過了機會,再想升格的話,還不知道猴年馬月!”
周揚點了點頭,隨后說道:“既然你這個校長已經考慮過這些事情了,那就按照這個計劃實施吧!”
“是!”黃清濤高興地說道。
“這次我們去京城參加這個討論會,要不你也一起去吧,和教育部的劉部長好好聊聊這事兒,爭取一些政策支持!”周揚道。
“好”
話音剛落,就見一旁的鄭愛國也開口說道:“院長,我們所的科研經費已經快要見底了,想和院里申請一些經費,請您批準!”
說著,鄭愛國將一份經費申請單放到了周揚面前。
周揚看了一眼單子上的金額,當即問道:“鄭老,你們所的移動電話項目進展如何了?”
“電話本身問題不大,已經可以實現遠距離通話了,只是受限于電池技術,電話的體積始終無法做到實驗室樣品那么小,再就是信號基站技術也不是很成熟,還需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鄭愛國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