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揚說,將會有80%的國有企業將會破產,閆耿東和陸正軍都被嚇到了。
他們很清楚國有企業在整個國家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占到全國城鎮居民人口的一大半,如果80%的國企破產了,那這數億工人的衣食住行該如何解決,他們的社保以及其他社會福利又該如何保障。
正如周揚說的那樣,一旦這事兒真的發生了,那絕對稱得上一場浩劫。
震驚過后,陸正軍當即說道:“老周,80%的國企破產,這不太可能吧,國家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閆耿東也附和著說道:“我也覺得可能性不大,眼下國企雖然日子不好過,但還沒到過不下去非要破產的地步,這些年偶爾能聽到一些國企破產的消息,那也不過是少數,要說大規模的國企破產,我也不太相信”
周揚嘆了口氣說道:“國家確實也不希望這么多國企破產,但沒辦法,真到了那種地步,上面也沒辦法,甚至于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還需要國家有計劃的組織國企破產!”
“國家組織國企破產,這怎么可能?”陸正軍目瞪口呆的說道。
“這有什么不可能的,你知道現在那些效益不好的企業是怎么維持運轉的嗎?”
陸正軍作為一市之長,管的就是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當即說道:“政府兜底,以財政手段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
周揚點了點頭說道:“你是市長,自然應該知道政府兜底兜的可不僅僅只是工人工資,眼下的國企還喂職工提供了許多福利和待遇,如職工醫院、工人子弟學校、電影院、食堂、宿舍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最重要的是職工干部的養老問題,這些本應該是企業需要承擔社保責任,但當企業財務狀況不佳無法支付社保費用時,國家不得不采取財政手段來彌補,這必然導致財政赤字。”
“要是一兩家企業出現問題,政府兜底也無所謂,但是當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各個地區絕大多數的國企中的時候,國家無論補貼多少都無法填滿這個無底洞,到時候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組織企業破產,讓工人下崗再就業!”
說這些的時候,周揚想起了一首熟悉的歌——《重頭再來》。
這首歌就是以獨特的視角,描述了90年代末期下崗潮的景象,反映了計劃經濟時代結束后社會經濟變革的現實。
雖然有時候很想問一句,憑什么讓數億老百姓幾十年的辛苦化為飛灰,憑什么讓他們重頭再來,但遙想當時的情況,政府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企業不破產,工人不下崗,國家的身上始終要背負巨大的包袱,如此負重前行,怎么能追英趕美,這或許就是歷史的遺憾吧!
陸正軍沉默了,他在想前段時間去省政府開會時聽到一組政府報告,據主持會議的黃副省長說,粵省國企面臨巨大的困難。
目前重點監測的14個工業行業中,紡織、有色、軍工、煤炭、建材等5個行業整體虧損,其余5個行業差不多能做到盈虧持平,只有4個行業還能維持下去,也僅僅只是能維持下去而已。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31個省市區有12個整體虧損,戶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中虧損6599戶。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被逼到死角”,處于破產倒閉的邊緣。
如果局勢繼續惡化下去的話,周揚所說的那種可怕的局面或許真的不可避免。
略作沉思,陸正軍沉聲問道:“老周,我相信你的判斷,只是單靠老閆他們一個公司能力挽狂瀾嗎?”
“當然不能,但是他們卻可以為整個社會敲響警鐘!”
接著周揚繼續說道:“這兩年我也在調查國企陷入經營困境的原因,我的調查結果是,國企日子不好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承包制結束,實行分稅制,企業再不能靠減稅讓利過日子了。其次是民營經濟迅速壯大,跨國公司大舉進入,市場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產品銷售困難了,價格競爭激烈了。還有就是國有企業機制不靈活,負擔太重等等。”
“說真的,這樣的企業想要和西方那些經過市場競爭出來的企業同臺競技,顯然是不可能的。與其等著別人來屠殺,還不如讓遠威公司當這個持刀人,劊子手!”
“劊子手?”閆耿東瞪著眼睛說道。
“沒錯,就是劊子手,遠威公司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對那些已經沒有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進行摧枯拉朽式的清理,然后在廢墟之上重建一批優秀且極具競爭力的企業,避免這些行業成為歐美企業的后花園自留地!”
接著周揚繼續說道:“雖然這樣做,會讓遠威公司以及你本人成為眾矢之的,但這事兒卻是勢在必行,且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