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周揚掛了電話之后,整個人陷入了沉思。
對于周揚來說,向駱駝們的地盤投資從來都不只是為了賺錢,畢竟全世界可以賺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沒必要為了三瓜兩棗去炮火連天的沙漠找罪受。
他之所以如此執著的要對中東地區投資,并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繼續追加投資額度,主要還是想把觸手伸到那些地方,為他的下一個計劃提供便利。
周揚的下一個計劃主要是針對全國即將陷入絕境的軍工業的,盡管他已經在大力推廣軍轉民計劃,為數以萬計的軍工企業爭取活命的機會。
但現在面對的畢竟是軍工單位,他們并不是都適合轉向民用行業,比如說生產大炮的軍工單位,這玩意兒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出售給普通老百姓啊!
所以,想要解決國內軍工企業的困局,除了大力推廣軍轉民外,還得給他們找另外一條出路——軍工出口!
說白了就是要將我們的軍工產品賣到國外去,創造外匯的同時,為國內的軍工企業創造訂單。
然而想要賣軍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有客戶,還的得到客戶的信任。
而現在全世界最缺軍火的是誰?
無疑是那些天天在玩兒“炮仗”的駱駝們了,所以周揚的下一個計劃就是將軍火賣給那些駱駝。
而周揚之所以敢這么干,且有信心干好,主要還是因為他知道前世國家就是這么做的。
不過知不知道這段歷史的,想必都聽說過一句話——“兔子是兩伊戰爭最大的贏家。”
這話雖然有些夸張,但也不無道理!
從98年開始,駱駝薩某先后向我們購買了近300輛各型坦克,其中以9式衍生而來的9ii型坦克為主。除了主戰坦克之外,薩某還通過種種方式,引進了包括9-式30毫米加農炮、7-2式機槍、式半自動步槍等輕重武器。
由于兩伊戰爭早期戰況激烈,駱駝薩某采購的武器數量非常可觀,并且獲得了不少聯盟兄弟國家的資金支持,貨款支付得也很痛快,總的來說,雙方合作得比較愉快。
然而當這些武器應用實戰之后,駱駝伊某很快意識到對手有了新的裝備來源,并通過戰場繳獲及偵查等手段,發現這些武器的來源是兔子。
因此,駱駝伊某嘗試接觸之后,也通過第三國中轉的方式,從我們這里購買了包括3式裝甲車、3式07毫米火箭炮、9-式30毫米加農炮等武器裝備。
甚至還在988年引進了30架殲-7n戰斗機,只是由于殲-7n最終交付是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后,才沒有出現兩國殲-7在波斯灣上空搏殺的情況。
就這樣,我們在兩伊戰爭的這8年間,軍工產業每年對外出口額,從來沒有低過2億美元,在最巔峰的98和987年,甚至達到了22億美元和24億美元的高峰。
因此,粗略估算這8年間,我們軍工對駱駝們的出口總額大致在30美元左右。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分,比如說在983年,國內還向出口了2艘03he型護衛艦,在987年、988年向巴鐵出口了共0架殲-7戰斗機,988年向“薩瓦迪卡”出口了0輛9ii坦克等,而這些出口收入并沒有算到里面。
這可是上百億美刀的收入啊,以眼下的經濟形勢來說,對于我們的軍工業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當然了,軍工出口的好處絕不僅僅只是賺到了錢,對整個軍工產業來說,那都是好處多多,除了為自身發展帶來大量資金之外,還獲得了之前國內自循環生產武器裝備時,無法得到的先進經驗。
這些經驗并不僅僅是說,像成飛在出口殲-7系列戰斗機時,通過與參戰國交流所獲得的武器發展經驗。還使得國內對國際武器裝備交易模式中,常見的問題、容易出現的陷阱,都有了大體了解,避免了后續可能遭遇的損失。
舉個例子,在90年代中期,大毛曾向我們推薦過蘇-30戰斗機,并表示蘇-30戰斗機的技術“已基本完成研發,只需少量資金就可以達到成熟狀態”。
然而,中航工業通過之前將瀕臨失敗的殲-7iia,轉變成殲-7m對外出口的過程,對大毛這套說辭背后所隱藏的風險,了解得一清二楚,最后婉拒了大毛提出的這項合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