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來到李家老宅,周揚就看到老李家一大家子正在屋檐下吃飯呢!
看到周揚等人走了進來,老丈人李豐年當即放下了手里的旱煙鍋,然后說道:“啥時候回來的?”
“下午剛回來!”
“咋不在家多住幾天,好容易回趟京城!”李豐年笑著說道。
“這邊還有一大攤子事情等著我處理呢,再說家里其他人也忙得很,我回去也沒啥意思,還是等過年的時候再回去陪陪他們吧!”
“不著急回去吧?”
“倒是不著急,咋,爹你有事兒?”周揚道。
“嗯,想和你聊聊!”
“行!”
當下周揚搬了個小馬扎,直接坐到了李豐年的對面!
而三哥李建軍則是給柳云龍和陳北玄各找了個小凳子,讓他們緊靠著周揚坐了下來。
“爹,啥事兒,您說!”
“其實也沒啥,就是建國、建軍他們幾個的新房子建好了,我打算過段時間就讓他們搬過去,到時候就算是徹底的分家了!”李豐年道。
“也行,啥時候搬您說聲,咱們好好吃頓飯!”周揚道。
“嗯,另外我還想和你聊聊村里的情況!”李豐年道。
“村里咋了?”
“你這段時間似乎一直都沒太關注村里的事情?”李豐年道。
“確實,我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去村委會那邊了,是不是出啥事兒了?”
自從八寶梁聯合村組建了村委會,周揚就不怎么插手村里的事情了。
他的作用現在就是把控大方向,其余的事情大多是交給了王平他們商量著來,只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才會來和他商量一下。
“那倒沒有,就是我前幾天和王平聊了聊,了解了一下村里的情況,心里有點沒底,想聽聽你的想法!”李豐年一邊抽著旱煙一邊說道。
“哦,啥事兒讓您都覺得沒底?”周揚好奇的問道。
“咱的這個聯合村發展的有些太快了!”
聽到這話,周揚先是一愣,但隨即便有點明白老丈人的意思了,老丈人應該是覺得村里的發展有些失控了,讓他察覺到了危險和壓力。
如果基礎建設是研究所的主旋律的話,那么聯合村這邊的主旋律就是搞生產!
在村委會的組織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聯合村的社員知青們不但完成了兩萬九千畝土地的耕種任務。
而且還將4座養豬場、座養雞場、2座飼料廠、2座磨坊以及2座豆腐坊都建好了。
當然了,對于農村而,這些地方建好不算什么,主要是得盡快用上!
顯然八寶梁聯合村的村委會是負責的,4座養豬場和座養雞場一建好,就立即先投入使用。
截止7月中旬,四座養豬場至少新增了3000頭小豬仔,養雞場的話則是增加了兩萬多只小雞仔。
要不是眼下莊稼還沒有收割,實在是沒有那么多的秸稈什么的喂養這些豬和雞,不然還不知道要弄多少牲畜。
除此之外,那兩個新建的飼料廠也投入了使用。
設備是周揚聯系部隊這邊,從一些軍工企業淘汰下來的設備中搞了一批電機,然后找研究所的能工巧匠自己加工的粉碎機。
由于條件便利,周揚一次性搞了8臺大型粉碎機,加上原來的三臺,整個聯合村單單粉碎機就有臺了。
按照估算,這些粉碎機要是同時開足馬力生產的話,一天至少可以處理00噸秸稈以及其它原料。
當然了,這得是原料充足的前提才行!
顯然,村里一下子建起了這么多的養殖場和工業廠房,老丈人應該是被嚇到了。
“爹,你是擔心咱這個聯合村會成為別人的靶子?”
“嗯,你知道村里的賬上有多少錢嗎?”李豐年道。
“不知道,估摸著應該有四五十萬吧!”周揚道。
他這樣說是有根據的,畢竟村里單單征地費用就收入了20萬,再加上幾個村子合并的時候合計有近000頭豬,還有近兩萬只雞。
眼下大部分豬已經出欄了,雞每天也在下蛋,這些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如此一來,村里目前的收益應該不下于七八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