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雖說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但整個第十八研究院卻發(fā)生了不少影響深遠的事情。
首先是隨著梁石、劉遠、黃清濤、楊秉義等人的陸續(xù)到任,八寶梁研究所正式開啟了向第十八研究院升格進程。
這對于整個單位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其次是以陳山河、云昌杰為首的戰(zhàn)地服務團圓滿完成任務,載譽而歸。
由于他們過去的時候,第一階段的戰(zhàn)斗已經趨于尾聲,戰(zhàn)場也早已經推進到了諒山一線,因此陳山河等人并沒有真正的參加戰(zhàn)斗,也沒有人傷亡。
但這并不等于說他們南下毫無意義,事實上,他們這次前往南疆戰(zhàn)場還是非常有意義且有必要的。
隨著他們的到來,十幾部遭到損傷的炮兵偵查雷達被修好,最重要的是,他們還現場教學,教授前線的指戰(zhàn)員如何快速檢查維修炮瞄雷達,對于南疆戰(zhàn)場今后的作戰(zhàn)意義重大。
一些小毛病一部分戰(zhàn)士自己就能解決,不再像以前那樣,一有問題就得運回后方進行維修。
再加上他們此次南下的時候,還給前線帶去了200名培訓班的學員,這些人一到了前線就被東西線總指揮部給瘋搶了。
沒辦法,炮瞄雷達這款武器裝備實在是太好用了,它不但是壓制南猴正規(guī)炮兵的神兵利器,同時也是對付南猴那些游擊小分隊以及特務的有效手段。
在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南猴的游擊小隊以及特務們的手段了第二,南猴師從我國,實行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結合的武裝體制。民兵規(guī)模龐大且熟悉地形,占盡天時地利,雖非正規(guī)軍,但戰(zhàn)斗力卻并不弱,給我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
就比如說高平戰(zhàn)役中,我軍原計劃用7個師,8倍于敵軍正規(guī)部隊的力量,打一場快速殲滅戰(zhàn)。
但作戰(zhàn)過程中,仍感覺兵力不足,這就是因為沒能考慮到當地龐大的民兵力量。
大量民兵小股作戰(zhàn),穿插到我軍后方,偷襲交通線和后勤補給隊伍。導致我軍后備混亂,后勤資源出現大量短缺。
而且南猴全民皆兵,組建了大量“特務營”,這些特務營手段陰險,令人發(fā)指,大量特務化軍為民,假扮老百姓靠近我國士兵,下一刻就會暴起開槍引爆手雷。
最難對付的是這些“特務營”的人攜帶迫擊炮夜襲,他們基本上是打完就跑,我軍很難追蹤其行蹤。
但是自從有了炮兵偵察雷達后,敵軍的這些下三濫的手段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所以為了表彰他們的突出貢獻,在回來之前,東線兵團總指揮部給他們每人都請了功。
同時,跟著陳山河、云昌杰回到八寶梁村的還有一個工兵團。
這個工兵團隸屬于京城軍區(qū),是姜老親自調給第十八研究院的。
再加上塞北省軍區(qū)調來的那個團,現在整個八寶梁村駐扎的工兵部隊達到了三個團的規(guī)模。
隨著這些工兵部隊的抵達,第十八研究院當即開啟了瘋狂的建設模式。
從八寶梁本村再到閆家店、圓山潭、黃石崖,同時開工建設的工程就有十幾項。
除此之外,經過近半個月的商議討論,第十八研究院所有二級單位空缺的21個副師級崗位、33個團級崗位終于定了下來。
其中劉遠一系拿下4個副師級、3個正團級外加4個副團級的崗位,付出的代價是為單位申請來6臺大型計算機、8臺紅外反射譜儀以及大量的光學低溫恒溫器。
黃清濤一系拿下了6個副師級、2個團級外加4個副團級的崗位,付出的代價是為單位拉來兩百多名科研骨干以及六百多名技術工人。
楊秉義一系拿下了5個副師級、3個正團級以及3個副團級崗位,付出的代價是為單位化緣來2000噸水泥、1000噸鋼筋...以及一個完整的規(guī)劃設計團隊。
姜成才一系則是拿下了6個副師級、5個團級以及9個副團級崗位,付出的代價就是為單位拉來10輛吉普車、50輛大卡車以及大量的軍用、民用設備,包括交流電機、柴油發(fā)電機等等。
對于這樣的結果,周揚非常的滿意。
畢竟這些二級單位的一把手可都是他手下的老人,劉遠等人拿到的都是副職。
更重要的是,作為研究院的副院長、副政委,他們在人事安排上也是有建議權的。
國內官場向來是講究平衡的,正常情況下,這么多空缺崗位,肯定也是要分給他們一部分的,可以說本來這些東西就是他們的。
用他們的東西賣給他們,這買賣肯定是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