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上面正式傳來姜老卸任的通知,同時卸任的還有幾十名軍政領域的老同志。
這些老同志無一不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國家功勛,同時也是碩果僅存的老一輩革命家,是國之基石,民族脊梁,是真正為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拋頭顱灑熱血的人。
但奈何他們的年齡都大了,為了不讓高層全是白發蒼蒼垂垂老矣的老人,也為了領導干部年輕化這一戰略順利實施,他們只能為年輕人讓路。
當然了,到了他們這個級別的大佬,雖說是卸任,但也不會和普通退休干部那樣徹底淡出權力中樞。
卸任后,這些老同志會成為某些特殊單位的顧問,繼續發揮余熱。
隨同姜老卸任的通知一起傳來的還有兩個消息,第一個消息是宋文忠接任裝備部部長的職務,正式成為了第十八研究院的頂頭上司。
另一個消息是,上面進一步提升了鐮刀計劃的級別,并重新調整了領導小組的人事任命。
調整之后的鐮刀計劃領導小組組長由長老會的陳老擔任,周揚以及裝備部新任部長宋文忠、商業部的許部長、衛生部的王部長四人擔任副組長。
國安局的楊局長、外匯局的劉局長以閆耿東、楊琦、陸正軍等人擔任領導小組的其他領導成員。
除了領導小組的成員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外,上面還對鐮刀計劃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更加詳細且清晰的規劃。
之前鐮刀計劃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國家創匯,獲得發展資金,至于其它事情不過是偶爾為之,只能算是捎帶而已。
但是隨著鐮刀計劃在其他工作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也讓上面看到了這個計劃其他潛力,因此現在上面重新明確了鐮刀計劃的定位。
現在的鐮刀計劃除了要為國家創造外匯外,還要肩負為國家獲取先進技術、高端設備以及高級人才的重任。
更為重要的是,鐮刀計劃還要配合國家進行全球布局,提升國家影響力。
至此,鐮刀計劃不再是一個搞錢斂財的工具了,而是成為了民族復興的重要重要實施方案。
這種定位的調整影響巨大,不僅僅整個“計劃”的等級和規模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連帶著周揚等人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畢竟給陳長老做副手的,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呢?
這就好比獅子的對手最差都是鬣狗一樣!
整個四月,上面都在進行人事調整,直到四月底的時候才算調整完畢。
由于此次人事調整規模太大,自然也波及到了第十八研究院以及周揚身邊的人。
首先是梁石更進一步,由第十八研究院政委調任京城軍區司令,正式步入正大軍區一級的大佬了。
與此同時,姜成才也再次得到晉升,由塞北省軍區司令的位置上升任遼沈軍區副政委,順利晉級副大軍區一級。
緊接著安邦國入京,劉遠順利接替塞北省一把手的位置。
大哥的岳父額爾登.哈達則是接替劉遠,成為了塞北省省長。
再就是李長青這邊,這次人事調整之前,李長青已經在寧市地委這邊已經干滿一屆了。
由于政績突出,整個寧市地委的領導班子都得到了上級的嘉獎,市一把手王永清臨退之際更進一步,晉升為塞北省副省長。
本以為李長青會接替王永桂成為寧市一把手,結果上面卻一紙調令將他調到了省城,擔任省城一把手,還入了常,順利由正廳晉升副部。
隨著事情的塵埃落定,周揚的生活再度恢復了平靜
八寶梁鎮.第十八研究院!
今天第十八研究院的大會議室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幾乎所有部門科室以及二級單位的負責人都到了。
由于院里的主要領導還沒有過來,眾人全都在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今天的這次會議。
“老劉,你說總院這么急著叫我們過來開會是為了啥事兒?”
“老陳,你們研究院常駐鎮上,離總院又不遠,你都不知道我這個駐外單位的負責人哪能知道?”
“我聽說今天把大家叫過來,是為了迎接新政委上任的事兒,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還真有可能,梁政委已經離開有一個多月了,上面也應該給咱們派新政委了,就是不知道新政委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