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甲肝疫情防治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時,遠在八寶梁鎮的周揚也在密切關注著滬城的情況。
每隔幾天,周揚就能接到宋史和鐘奇等人從滬城打來的電話,或是向他匯報滬城的情況,或者是請教他一些問題。
總之,周揚雖然人在八寶梁鎮,但是對滬城的疫情情況卻是非常的了解。
得知15日之前就已經有兩所臨時防疫醫院投入使用,足足為滬城增加了四千多張床位,且第三座臨時醫院也在緊張建設當中,周揚的心情大好。
他很清楚,一旦這些臨時醫院投入使用,大量的特重患者就會被集中收治,市區醫院的死亡率就會驟降,輕微病患的治愈率將會大幅度增加,這對于安定人心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一旦人心穩定了下來,恐慌就會消退,社會秩序將會全面恢復。
如此一來,疫情防治就變的容易多了。
要知道,前世滬城疫情是在四月底才將老百姓的情緒安撫下來,五月底疫情就得到了控制。
想來這一世應該用不了這么長時間了...
盡管如此,但由于疫情剛剛進入爆發期,這對于滬城的領導班子以及醫療系統而,依舊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繼1月10日單日感染患者超過1.5萬人后,接下來的幾天患者的數量居高不下,雖然并沒有達到前世單日1.9萬的峰值高度,但每日醫院收治的患者數量依舊超過了1萬人。
短短幾天的時間,滬城累計收治的患者就超過了10萬人。
而方面的醫療系統根本就接收不了這么多病患,醫護人員和病床再次陷入了嚴重短缺的狀態。
好在這種情況,周揚早就提醒過衛生部了。
就在滬城方面焦頭爛額的時候,各地的援滬醫療救援隊陸續趕到了滬城,京城、津城、塞北省、晉西省、冀北省...全國各地的醫療救援隊的身影出現在了滬城疫情防治的戰場上。
他們不但帶來了大量的醫護人員,同時還帶來了不少藥品,甚至于還有些醫療隊帶來了本地政府支援滬城的各類物資,如醫療器械、帳篷,甚至是食物。
對于兄弟省份的雪中送炭,滬城市政府真的是感激涕零,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在電視和報紙上刊登了感謝信。
而市民百姓在得知消息后,也是各種感謝聲不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疫情之下,人性的光輝在閃耀...
與此同時,滬城本地的駐軍,在看到第十八研究院的工程部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利用軍用帳篷和簡單的設備修建起了多所臨時醫院,當即派遣技術骨干前來學經。
而喬衛國等人對于他們學習的請求是來者不拒,將全部建設方案和心得傾囊相授。
而后滬城本地駐軍幾乎是全部出動,并直接動用了軍方的儲備物資,很快就在人煙稀少的外灘地區,建起一座規模更大,設施更加齊全的臨時防疫醫院。
隨著援滬醫療隊以及這些臨時防疫醫院的投入使用,滬城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在收到一條條好消息之后,周揚知道滬城甲肝疫情的峰值已過,接下來拐點很快就會出現,終于可以喘口氣,處理一下家里的事情了...
............
八寶梁鎮.周家!
一大清早的,周揚剛剛起床,就看到岳母張桂英以及幾個嫂子就全都來了。
眾人來到家里后,當即就忙碌了起來。
岳母則是幫忙照顧小老四,大嫂林愛枝和四嫂鐘娜則是幫忙收拾屋里的掃衛生,二嫂和三嫂一個去買菜,一個則是在廚房忙活。
全家包括李幼薇、寶兒在內的所有人,全都喜氣洋洋的,除了周揚本人,只有他一個人悶悶不樂,情緒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