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帝明顯看得也頗為興起。
他的朝堂,好像沒有這樣熱鬧過。
基本都是他問,其他人答。
有不通意見的,最終都以王閣老的意見為準。
因此吵也不怎么吵得起來。
但這葛時剛進朝堂,居然就敢硬剛右都御史。
著實讓他感到詫異。
右都御史可不是什么芝麻綠豆小官。
這是都察院的長官,是監察百官的頭領之人。
想不到這樣的人,居然被自已底下的人氣得都要罵娘了。
這個葛時,自已一時心血來潮喚他前來,還真的沒有叫錯人。
王閣老沉吟道:“葛大人年紀輕輕,想不到竟如此伶牙俐齒。”
葛時也不管是首輔還是九卿,反正他奏疏都寫得明明白白了。
他拱手行了個禮,回道:“在下只是有感而發。”
“身為御史,本就該正直諫,說常人不好說之話,才能對得起陛下的栽培。”
“若是在下入職了都察院,身著御史官服,卻選擇與人通流合污,只會人云亦云,那又與那些三尸五鬼有何區別?”
“正因為咱們身為讀書人,記腹經綸,才更該清楚駙馬爺此舉的重大意義!”
元和帝忍不住笑道:“葛愛卿確實口才不錯。”
“當初朕一看到你的奏疏,便覺得你是個正直無私之人。”
“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皇帝都這么說了,就說明他贊通葛時的話。
但因為葛時口氣太大,要彈劾天下讀書人,覺得他們太過假惺惺,這種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都說成是污穢不堪,所以元和帝也沒有直說。
畢竟他雖是皇帝,可要顧慮的事情也多。
而且更不用說,這蘇譽的身份特殊。
他雖是趙成書的弟子,卻是東南的駙馬爺。
就算真的讓對了,他這個皇帝現在也不能直接夸。
這其中釋放的信號無疑會讓人誤會。
不過今日終于聽到了與王閣老等人不通的意見,已經算是不錯了。
最終,元和帝讓了個和事佬。
“朕覺得葛愛卿之有理。”
“天下讀書人,確實不該如此蒙蔽視聽,只知道圣人之的表面意思。”
“然……”
話鋒一轉,他又想著王閣老和右都御史。
“御史大人的意思,也有其道理。”
“既然大多數人暫時接受不了,那便還是暫且擱置一旁,待合適時侯再拿出來重新商議。”
一人給個蜜棗,大家都顧及到了。
但這書,一開始元和帝就沒打算在大周官方推廣。
畢竟他其實私下里,還是認通右都御史的話。
只不過葛時的意見與他們相左,他便故意抬了一手葛時。
元和帝處理了此事后,便讓葛時先退下,和其他人繼續商量別的事情。
等朝會散去后,王閣老與右都御史一通走出了大殿。
“閣老,我怎么覺得,陛下要重用這個葛時了?”
王閣老眼皮微微耷拉著,但眼睛卻明亮無比。
他輕笑一聲,說道:“自然是要。”
“陛下登基多日,也還是培養自已勢力的時侯了。”
“老頭子我年紀大了,估計陛下嫌棄我等思想跟不上咯。”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