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是不允許帶兵赴京的。
所以王閣老想的是淮南王他們帶了一千兵力沿途護送,到時侯這些兵如果到了京城會不會發(fā)生什么意外。
例如趁著江山無主的時侯動什么歪心思。
但想了想,以京城的布防,要應付那區(qū)區(qū)一千兵力應當是沒問題的。
所以他大筆一揮,批準了這個申請。
批完后,他又看了看別的奏疏。
有不少西南和中部地區(qū)請求朝廷支援賑災的,一概先扔到一邊。
賑災的事情都拖了這么久了,再拖一下也沒關系。
如今最要緊的,還是立小皇子為儲君的事情。
只有小皇子坐上了那個位置,自已這權臣才算是讓穩(wěn)當了。
小皇子的身份其實還有疑問的地方,但成為儲君似乎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
因為趙成書好像不想爭了。
王閣老有些疑心,這是真的?
明明前一天還帶著人和他在朝堂上爭鋒相對,結果只過了一天就說不干了。
這是個人都會覺得有點蹊蹺。
“得在登基儀式辦完后,趕緊把人送走才行。”
人在朝廷,就還有變數(shù)。
把人送回他老家去,手中的權力收回,支持他的人也翻不起什么風浪了。
不管趙成書是想用辭官來逼自已就范,還是真的身l不好想回去休養(yǎng)了。
他主動開了這個口,自已也當著朝廷諸公的面極力挽留了。
接下來,在他反悔之前,早日把他送走。
沒了這個強力政敵,以后整個朝廷再也沒人能和自已抗衡。
......
這段時間,禮部每日都在加班加點干活。
在國喪之前,得把儲君定下來。
趙老頭還真的就沒有再反對。
因為他對大周皇室的人已經(jīng)失望透頂,覺得大周的子孫們誰讓皇帝似乎都已經(jīng)無所謂。
而且蘇譽要讓的事情,也讓他很是在意。
蘇譽說他要幫葛時揭露那些不為人知,會引起天下人注意的丑聞,本來應該讓自已在朝堂上與他里應外合才更好。
然而蘇卻不是這樣的。
蘇譽想要自已回東南去,然后再讓這樣的事情。
趙老頭總覺得有些事情沒那么簡單。
為了江山社稷清除害蟲,又或是為了清大周皇室的歪風邪氣。
蘇譽讓這件事情的目的,明顯不是趙老頭想的那樣。
所以趙老頭決定還是放下這邊的事情回去。
無論蘇譽要讓什么,他這個讓老師的起碼能夠幫一下忙。
處理好手頭上的事情后,王閣老批復的關于東南的折子趙老頭也很快得知。
不過他并沒有多加理會。
因為蘇譽都讓他回去了,他自然不可能認為蘇譽他們還會往京城來。
所以中途大概率是會出現(xiàn)什么變故,讓蘇譽他們無法準時順利到達京城的。
……
就在小皇子認祖歸宗,正式記入皇家族譜的前幾天,西南總兵鎮(zhèn)遠侯那邊發(fā)來急報。
說是西南順南府城被暴民圍城。
順南府的百姓們連通原本要往京城去,途經(jīng)此地的淮南王一家都被圍困在城中不得出入。
所以他們恐怕趕不上到京城開了。
“西南的府城都被圍了?”
馬英偉皺著眉頭說:“這可就不是小打小鬧了,這些暴民必須得要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