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東南確實有點異心。
但這異心,也不過是這一兩年的事情。
在這之前的很久,盡管顧老頭作為異姓王,一直循規蹈矩。
可朝廷對于他的態度確實越來越猜忌。
皇帝想要收回他的兵權,卻又擔心會引起東南亂起來。
明明是大周的親兒子,卻得到了皇帝后媽一樣對待的態度。
爹不疼娘不愛的。
每年的軍餉,基本都是一個“拖”字。
到現在,朝廷都不知道欠了東南多少軍餉了。
好在顧老頭也不是蓋的。
他家底還算豐厚,就這么硬硬補貼了軍中這么多年。
甚至還能讓顧長樂把她自已的食邑給攢下來。
到現在。
明知道這一批物資是可以制作成救命藥的,東南大量購買,那必定是發生了事情。
但朝廷卻不聞不問。
直接下旨就是伸手拿,根本就不給拒絕的機會。
至于東南要是鬧起來,補償一點定金這種事情。
真當他們偌大的東南缺那點定金呢?
若不是為了蘇北平原的百姓,顧長樂直接就不認那些大蒜是他們的,讓朝廷跟那些商人去拉扯去。
到時侯拿不出天價來買,他們能這樣強行從所有商人手上拿走?
反正朝廷不仁,那就別怪他們不義了。
……
次日一早。
葛時昨晚并沒有回去,趴在他的辦公桌上睡覺的。
醒過來眼睛有不少的血絲,這是昨天在得到顧長樂命令后連夜干活留下的。
顧長樂不擅看海圖,葛時其實也不是很擅長。
但是獨自處理了一段時間工作后,葛時基本什么都懂一點了。
所以昨天顧長樂讓他回來找一下航行路線,葛時欣然接下了這任務。
通宵了一晚上,總算是完成了這個任務。
腰酸背痛地伸了個懶腰,又收到了顧長樂的命令。
“要我寫一篇文章?”
葛時聽了李三郎給他復述的話,點頭道:“我知道了。”
寫文章正是他所擅長的,這不算什么難的差事。
正好現在時間還早,他洗漱一下,吃個早飯,再正式動筆。
要不了兩個時辰,就能把這篇文章趕出來。
不過這篇文章與他先前所寫過的都不太一樣。
因為這篇文章,是單純贊美的文章。
葛時先前寫的那些,直進諫的文風犀利,分析時政的則引經據典,各種對比拿手就來。
但這次的文章,他不準備這樣寫了。
既然是單純的贊美,那他就要開門見山,直接就來!
特別是自上次的《民富論》后,葛時特意把蘇譽科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
因此,他也受了不少啟發。
蘇譽當初殿試那篇文章,能從天下英才中奪得頭名,最大的優點便是“夸”。
上來就直接夸,夸得朝廷和陛下都心花怒放,那文章想不拿第一都不行。
這次輪到葛時來寫,葛時決定要仿照蘇譽那篇,寫一篇更好的!
顧長樂的意思,葛時完全明白。
他當即便要按照計劃,洗漱后隨便吃了點東西,再準備開始動筆。
不過在此之前,葛時的娘子陸麗娘拎了東西來看他。
昨晚他沒有回家,只讓人告訴了陸麗娘一聲。
時間有些晚了,陸麗娘便沒有出門來找他。
不過一大早,她還是準備了一些東西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