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還用威脅和恐嚇的手段,讓顧宏不敢有任何反抗或抱怨,在人前卻一副很看重顧宏的樣子,讓顧宏有苦說不出。
但凡他說出來,那就是忘恩負義。
顧宏被王教授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他卻沒有辦法擺脫這個“恩賜”。
因為他要讀博,導師就是一切。
如果沒有導師的支持和認可,他就無法畢業(yè),無法留下來工作,無法讓自已的父母記意。
他只能忍氣吞聲,繼續(xù)忍受王教授的折磨。
但是,這只是王教授給顧宏的第一個“恩賜”。
還有更可怕、更殘酷、更致命的“恩賜”等著他……
顧宏雖然在生活上被王教授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他在學術上卻沒有放棄自已的追求。
他努力學習,積極研究,甚至還拿到了一個很好的實習機會。
他希望能通過自已的努力,為自已贏得一些學術上的成就和榮譽。
isca投稿截止前一周,顧宏熬了三個通宵。
他的創(chuàng)新算法已經調試了上百次,但準確率始終差0.3個百分點。
“用這個。”
王教授突然扔給他一個u盤,“里面有組里未公開的數據。”
顧宏如獲至寶。
那些數據完美填補了他模型的缺陷,論文質量瞬間提升。
投稿當晚,王教授罕見地請他吃了頓日料。
“放心。”王教授給他斟了杯清酒,“審稿人是我老朋友。”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一個月前,他終于完成了一篇論文,并投稿到了計算機領域最頂級的會議isca。
這對于任何一個計算機專業(yè)的博士生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成就。
顧宏非常高興,他以為自已終于可以從王教授的陰影中走出來,展現(xiàn)自已的才華和價值。
他以為自已終于可以畢業(yè)了,可以開始自已的新生活了。
然而,那時侯的他并不知道,這篇論文其實是一個陷阱。
一個讓他無法擺脫、無法挽回、無法原諒的陷阱。
這篇論文其實是王教授給他的第二個“恩賜”。
一個讓他名譽掃地、生不如死的“恩賜”。
因為,這篇論文并不是完全出自顧宏之手,而是王教授在背后搞了鬼。
王教授利用自已在學術圈的人脈和影響力,偷偷地把一些其他作者未發(fā)表的論文資料給了顧宏,并讓他參考和引用。
顧宏并不知道這些資料的來源和真相,只以為是王教授給他提供的幫助和指導,他信任地按照王教授的要求寫了論文,并投稿出去。
王教授也利用自已在審稿委員會中的關系,讓顧宏的論文順利通過了審核,并被選中發(fā)表。
他表面上對顧宏表示了贊賞和鼓勵,實際上卻是在暗中竊笑。
因為他知道,這篇論文一旦被發(fā)表出去,就會被其他作者發(fā)現(xiàn)抄襲和造假。
到時侯,顧宏就會被指責為學術不端,被取消畢業(yè)資格,被開除出學校,被禁止從事計算機行業(yè)。
而王教授則可以推卸責任,說自已只是提供了一些參考資料,并不知道顧宏會抄襲和造假。
他還可以借此機會把顧宏的成果據為已有,提高自已在學術界的地位和聲譽。
兩個月后錄用通知發(fā)來時,顧宏正在幫王教授遛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