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方家的地位,根本就不是一個下屬公司的副總能比的。
有這種心理優勢之后,她把自己的姿態不由得抬高了一點兒。
導演馬龍表現出來的倒是讓她對其另眼相看。
一般年輕的導演,大多數都是透露著一股子文青的氣息。
馬龍身上沒有這些。
他只是很認真地跟方靜蕾討論了幾個主要角色的事情。
劇本不像小說,可以有很多的文字鋪墊和介紹。
除了對神態、動作以及服飾和環境的描寫之外就只有對話,這些并不足以讓導演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個本子。
話題都是什么樣的人更適合某個角色,角色的背景、性格以及一些本子里并未出現的信息。
兩人之間談得還算是很順暢。
馬龍也沒有對方靜蕾的容貌表現出其他的意思,只是在剛見到她的時候有一瞬間的驚艷,然后就是自然而然的談論工作。
方靜蕾對馬龍的敬業以及并未瞄她胸口感到很滿意。
當然,這也是她自我感覺而已。
實際上資方并不需要考慮原作者的感受。
找她見面,究其根本也不過是為了能讓導演更加清楚作者的意圖,從而讓短劇更加賣座。
就這么個事兒。
最后談論的就是后續的本子交稿的時間,彼此之間做一個約定。
方靜蕾回家之后既沒有見到母親趙薇,也沒有見到大姐方清妍。
不知道兩人去了哪兒了。
坐在自己的電腦跟前,她沒有打電話給編輯。
而是再次把劇本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這就花了她大半天的時間。
劇本人物的原型實際上就是自己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