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
這兵卒解釋道:宮門口來了不少人,都是原來皇族的人,他們披麻戴孝的在宮門口,要進宮祭拜僖宗,戎統領不知如何處理,便讓我過來請示
三兩語就說的明白。
關寧微皺起了眉頭,他其實已經想到了就會有這么出。
在大康真正的第大族是皇族,就是蕭家!
兩百七十余年的傳承延續,開枝散葉,也導致蕭家的龐大,他們稱之為戚,也就是皇親國戚。
現在隆景帝死了,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關寧做了皇帝,跟蕭家再無瓜葛。
這第家族也就失去了名頭,他們怎么能愿意?
所以來鬧事了!
馮元聽之,也是面色凝重道:主上,這件事情不好處理。
說句冒犯的話,兩百多年傳下的宗族禮法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就不少官員朝臣,甚至很多普通百姓從心底里都不認可您,只是他們迫于武力威懾而不敢造次
關寧點了點頭。
他知道馮元說的是實話。
古代尤其重視正統,朱棣造反奪位后,還千方百計的把自己生母說成是馬皇后,以表明正統。
明朝時期正統皇帝朱祁鎮于土木堡之變被俘,后由其弟郕王朱祁鈺繼任,當然朱祁鈺就被稱為是庶皇帝。
非嫡子乃庶出之意。
后來還反被奪回了皇位,為什么?
歸根結底朱祁鈺不是正統皇帝。
不是正統,就名不正不順。
關寧雖有駙馬之名,但也相差甚遠。
這是個繞不開的問題,想要坐穩皇位,就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解決!
可若操之過急,朝局必然不穩,這就又有了矛盾。
走吧,過去看看。
想來想去,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先去實際看看。
老奴跟您起去。
馮元在成敬的攙扶下上了轎子。
是怕本王沖動?
關寧瞥了馮元眼,都說人老成精,這話可不虛假。
馮元就是典型的例子,薛懷仁也是。
不過聽說,這幾日上京的戒嚴解除些。
薛家府邸總是有人去潑尿倒屎,因為是薛懷仁給他開了城門,也成了第大反賊。
這也說明維護蕭家王朝的人不少。
是啊。
馮元開口道:您無論如何都要壓著氣,等朝局安穩了,國家安定了,再徐徐圖之。
您現在是以駙馬的名義繼位,雖說扯的遠,但也能沾點邊,如果您大肆殺戮皇族之人,甚至直接抹去,可能立即會有很多人打著復辟的旗號造反!
馮元說的點沒錯。
這也是關寧顧及的地方,他不怕造反,他是怕國家動蕩,繼續內耗下去,苦的是老百姓,便宜的是梁國跟魏國,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要不直接殺光多好,反正他掌握絕對的軍權,力降十會。
可真正處理起來不是這樣的。
老奴的建議是安撫為主,您就以自家人的身份對待就是,讓他們感覺還是蕭家還是皇族,依舊高人等,然后再處理就是。
看情況吧。
馮元搖了搖頭。
年輕氣盛,他就知道這位即將掌控整個國家的王爺,沒有聽進去
抬轎子的飛奔,不會便到了東安門,這里是皇宮的主門。
還未靠近,就聽到有密集的哭聲傳出,聽這聲音也知道人應該有不少。
王爺。
主上。
因為還未正式繼位,對關寧的稱呼也雜七雜,不過都是尊稱行禮。
這里已經圍了不少兵卒,現在皇宮的守衛由關家軍負責,人數有千余,大統領叫戎戈,是個三十七歲的精壯漢子。
還有不少官員圍在旁邊小聲議論著什么,也有人去勸慰著那些來人。
王爺,他們要進皇宮吊唁,您看是
戎戈面露難色。
按理說是應該讓進去吊唁祭奠的,怎么都講究個死者為大,更何況死的還是皇帝,可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
出去看看。
關寧走出宮門,面色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