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萬籟俱寂。
顧陌坐在窗前,一盞節能小燈照著桌面,她正在給學生批改作業。
五十來歲的朱老師推開門進來,問了一句:“顧老師,這么晚了還在改作業啊?”
顧陌回應了一聲。
朱老師說道:“顧老師,其實你也不用這么認真,隨便改改就得了,那些學生也根本不在意的,做作業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你改的再認真,他們也不會看。”
顧陌說道:“我會讓他們認真看的。”
朱老師見顧陌堅持,搖了搖頭,就回家去了——她家就在鎮上不遠處。
不是她們這些老師不作為,而是處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么作為了。
來云鎮這個地方,又窮又偏,別說那些學生們不把讀書當回事,那些家長也根本不重視,要不是國家強制九年義務教育,那些家長早就帶著自家孩子去打工了。
老教師們都已經放棄從這所學校里培養出幾個好苗子的想法了,每天得過且過,反正完成教書任務就好,學生們愛學不學。
至于那些剛被分配過來的年輕老師們,剛來的時候也像顧陌這樣勵志,誓要改變這種現狀。
但后來都被現實打敗了,在這里混了一兩年,就離開了。
算起來,顧陌是在這里呆的時間最長的年輕老師了,直到現在,她竟然也沒有放棄的打算。
而且,讓朱老師震驚的是,在顧陌鍥而不舍的努力下,還真的讓她給帶出來了幾個好苗子。
尤其是那個叫李蘭蘭的學生,之前被顧陌帶去參加了市里的奧數初賽考試。
誰都沒有對李蘭蘭抱希望,還覺得顧陌是多此一舉。
可誰能想到,最后就是這個毫不起眼的李蘭蘭,拿下了市里初賽第一,最后又拿下了復賽第一,再過不久,就會代表整個省去首都參加全國決賽了。
也因為李蘭蘭的異軍突起,本來寂寂無名的來云中學也被省里注意到了。
但朱老師覺得,李蘭蘭只有一個,并不能代表來云中學的全部學生,顧陌辛苦一場,最終也不過是白忙活了。
朱老師走后,顧陌繼續批改作業。
她批得很認真,因為通過這些學生的作業,就能看出很多的問題,而她也能通過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去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沒錯,我陌神這次變成了一個鄉旮旯里的年輕女老師。
原身是個家境貧寒的農村女孩,母親去世的早,父親沒有能力再婚,只有她一個孩子。
但這不妨礙父親重男輕女。
而顧父看重的男丁,就是原身的堂哥——大伯家的兒子。
顧父一直將將來摔盆送終的希望寄托在堂哥身上,對原身這個女兒并不看重,甚至原身小學讀完以后,顧父就打算讓她輟學去打工,賺錢幫堂哥蓋房子娶媳婦,好讓顧家將來子孫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