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國也疆域龐大,帶甲之士不下百萬”
李景隆又道,“百戰立國戰無不勝!此等大帝國,往日桀驁不馴或成邊患,而如今順理成章前來朝貢,皆皇上之隆恩也”
“啊?”朱允熥一愣,看著李景隆面色不善。
你小子拍馬屁,也不能在這上頭亂拍呀!
李景隆微微看了一眼,周圍群臣,又繼續笑道,“臣說是萬歲爺您隆恩,還真不是亂拍馬龍屁”
“你呵”朱允熥哭笑不得,“你說不出個子丑寅某來,戲弄朝堂的罪名你是跑不掉的”
“臣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理有據!”
李景隆馬上道,“洪武二十六年長興侯耿炳文奏報,陜西行都司共有兵員二十四萬”
說著,他又看向徐輝祖,“魏國公這個數據沒錯吧?”
徐輝祖想了許久,“曹國公博聞強記”
“二十四萬人看著不少,但當時真正能打仗的,遇敵馬上能集結的,其實也才七萬多人。而且分別隸屬于肅王,西寧侯等人,分散在各處,戰時為兵閑時為民。當時的戰線”李景隆頓了頓,又道,“也是依托衛所沿線,步步為營想小心翼翼的向前。”
忽的,群臣之中武將們的眼睛一亮。
而文臣們,則是繼續很是懵懂。
完全搞不懂,洪武年陜西都司有多少兵馬,跟現在番邦來朝貢有什么關系。
“而自從皇上登基改革邊鎮邊軍之后!”
李景隆又道,“陜西行都司的兵馬,變成了十二萬人”說著,他笑了笑,看向六斤,“臣斗膽請問太子爺,您看出什么來沒有?”
六斤爽朗一笑,“原先陜西都司有二十四萬,現在只有十二萬。看似人數少了一半,但打仗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前邊的二十四萬,可戰之兵不到四成。如今的十二萬,全是可戰之兵邊鎮虎賁,以一當十!”
“而且”六斤又道,“這十二萬人不再分散在各處,頃刻之間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裁撤老弱之后,原本用于養活那些老弱的軍餉,也用在了這十二萬戰兵身上,是以全軍士氣飽滿戰意昂揚”
“我大明邊境的衛所也一改當年,跟胡人相安無事的模樣!而是各軍旅恣意縱橫,輪番出塞,使得胡人一再退卻”
“總之,現在我大明的邊鎮,邊軍就是一把出鞘利刃!懸與胡人頭上!”
李景隆拍掌大笑,“殿下之有理,有此利刃,胡人敢不順哉?”
朱允熥臉上多少也帶著了笑模樣,但口中卻道,“一派胡!哦,朕改革了邊軍,番邦就順理成章的來朝貢了?”
“改革邊軍只是其一,您且聽臣說其二”
李景隆笑笑,又忽的對徐輝祖說道,“魏國公,就以陜西行都司為例,十二萬戰兵配置如何呀?”
“嗯,這十二萬人”
就在徐輝祖沉吟開口時,李景隆卻直接開口道。
“皇上,這十二萬人中有騎兵三萬其中全甲騎兵一萬,輕騎兵一萬,配火銃無甲騎兵一萬都是足額足編。”
“我”突然被打斷,饒是徐輝祖性子敦和,心中也頓時破口大罵,“李景隆我草你姥姥”
就聽李景隆繼續說道,“不是臣瞧不起其他番邦,三萬騎兵呵呵!被說拉出來,他們養都養不起”
“除卻這三萬騎兵之外,戰兵還有七萬,其中四萬全甲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