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規(guī)律,確實男女有不同的生理構造,千千萬年來,女性都承擔著生育這樣一項功能,但是你問問當代女性發(fā)自內(nèi)心想生孩子的有多少,懷孕的時候舒舒服服一點委屈沒受過的有多少,生下孩子以后一點沒后悔過的有多少。確實,這是自然規(guī)律,但是這是不能選擇的,我想投資這個項目,不是為了所有女性,我也沒有提倡全人類都如此,我只是在給那些沒有生育意向的女人們多一點選擇。”
“我認為你這就是在強詞奪理,哪個女人生孩子不痛苦,她們之所以偉大就在于用自己的生命去哺育了下一代。”那位男同學反駁到。
“當然,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這點是必然,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不在這里,我且問你,你承不承認生孩子很痛苦?”
“當然。”那人毫不猶豫的回答。
“那我問你,如果有一次公平選擇的機會,你愿不愿意替你老婆懷孕,替你老婆生產(chǎn)?”
那位男同學愣住,半晌之后才面紅耳赤地說:“這本來就是女人的事情,憑什么要我們男人去做!”
“那女人自己長得漂亮,有能力還會掙錢,這個男人是能掙幾個億還是能一輩子對老婆好,是孕期無微不至不出軌不亂來,還是能鈔能力發(fā)揮好吃喝拉撒全不用操心?什么也做不到,女人憑什么要給你們男人生孩子?男人提供什么?一顆精!女人付出什么?半條命!”
這個課題從你如果有100個億你會投資哪個項目,瞬間轉(zhuǎn)化為男女之間的大戰(zhàn)。
思想越開放,教育越到位的女性,相對來說生育率就越低,不是她們不能生,而是她們不想生。
生一個孩子她們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所以她們不愿意。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這場辯論。
直到一個去年剛生了孩子的女同學出來現(xiàn)身說法。
“我叫凱米勒,今年24歲,我從小就怕疼,這輩子最疼的一件事情就是生孩子。”
“我大學時遇到我的先生,我大一他大三,我們感情很好,前年我們結(jié)婚了,我對于生育這件事情是恐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