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數著時間,四個小時后,她找來針和線,將腌制好的青蛙,一只接著一只的穿起來,一串一串的掛在院子里的向陽通風口,懸掛脫水并等待風干。
接下來,就是看著不讓貓偷、鳥啄了,沈莞得每天在院子里守好久,從早到晚……
終于在第四天,青蛙全部曬成了青蛙干,沈莞腳上的紗布也取下,去看大夫說,只要在貼兩天膏藥,別跑別跳養兩天就能好利索。
沈莞將青蛙干都收起來,跟之前曬的蘑菇干都妥善保存。
沈莞這人有個毛病,那就是毅力超群,記吃不記打。
這不,休息了兩天,腳傷才剛好,就賊心不死的惦記起了那顆害她被野豬攆的人參。
一個人再倒霉,總不可能兩次都碰到野豬,沈莞不信邪,早上等父母出門,背著竹筐,拿著鐮刀就又上山去了。
她按照記憶的方向一直走,接近野豬上次出沒的地方,她非常謹慎,隱藏一會兒,挪動一塊距離,再找地方隱藏,過一會兒再挪動。
直到她終于將那顆野生人參挖出來,收入囊中,隨即她不再久留,撒開丫子,一口氣跑到山下,掏出人參,嚯!好大的個兒呢,目測起碼得有五十年朝上!
沈莞高高興興的揣著人參回去,雖然今天很不容易,但她并沒有白忙,光是這顆老人參,就夠她賣上三位數。
……
平洼村隸屬古成縣的一個小村落,在縣城下面鎮子的下面。
而整個古成縣只有一個大集市,每逢一號、十五號跟三十號開放。
十五號這天,天剛亮就起來了,昨晚她就提前跟孫如說過要去縣城,所以走的時候,直接騎著自行車。
林間小路蜿蜒崎嶇,沈莞走得不快不慢,一邊騎一邊哼著歌,就這么晃蕩到了集市。
此時,里頭的人已經很多,賣東西的商販一聲接一聲的吆喝,買東西的貨比三家,到處都有詢問價格,講價議價的。
沈莞把自行車上了兩道鎖,進去后,沿著人流往里面逛,很快就發現了這里頭的規律。
這個時代的大市場,就是后現代農貿市場的鼻祖。
不管是賣菜的、賣肉的、糧油調料、日雜用品,都是聚著堆兒的擺,這樣方便常來逛早市的買家找尋。
一路走來,她發現除了少部分抱著湊熱鬧心理來閑逛的買家,更多的是飯店、雜貨鋪、糧油店、菜販肉販等的過來進貨。
這些有的是在縣城開著門市,有的純粹就是二道販子,靠著買賣的差價賺一筆。
這種但凡要放在幾年前,都要被安上投機倒把的罪名,也就是現在開放了,公民有了買賣自由的權利,也給了這些中間商創造了一條活路。
偌大的集市什么東西都有,沈莞邊走邊看,有時候碰見覺得合適的東西,還會講講價,買上一些。
比如她日常需要用到的鹽、晾曬東西用的夾子、繩子,在雜貨攤就買得來。
再往里走,就是賣服裝的了,像內衣襪子、圍巾圍脖這些比較多,小發卡、手鐲、項鏈什么都有賣的。
小姑娘大多抗拒不了誘惑,沈莞也是愛美的,走過去挑揀了一打花花綠綠的頭繩,跟老板講完價,掏錢買了一捆。
當她正起身打算繼續逛的時候,從對面走來的一對男女,定格了她的視線。
對面的男人也很快看見了她,愣在那里,女人想要往前走,發現他站在原地不動,低喚了一聲:“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