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還去那邊。”
小孩子們風向說變就變,剛才還洋洋得意的女人,趕忙叫起來:“誒,我的飯團比那邊的便宜,能管你們吃飽。”
“那邊的也能吃飽,你的只有大米飯,我才不吃你的呢,都沒味道!”一個小孩子回頭說了一句。
女人也是氣性大,被氣得呼哧帶喘地,抬頭一瞅,發現自家兒子竟然也在對面排隊,氣得大聲嚷嚷起來:“徐小帥,饞死了你,你媽辛辛苦苦給你掙錢你上別人家吃!嘴咋那么饞呢?”
女人的一聲吆喝,讓徐小帥瞬間成為了隊伍里的焦點。
近年也就剛上三年級的小孩子,臉頰刷的一下漲的通紅,被同學們有取笑的眼神看著,他無地自容的抿著嘴,最后也沒去他媽媽那兒,直接跑回校園去了。
女人還在那邊叫罵著,更是嚇得小孩子們都不敢往她那兒去。
沈莞往那邊看了眼,無奈的搖了搖頭。
她這邊的飯桶是用木頭制作的,中間還有中空設計,具有保溫的效果,所以每次開蓋,飯團都冒著熱乎乎的白氣。
還有豆腐串也是,今天依舊暢銷,飯團的價格上有變動后,孩子們都開始買小飯團了,再用剩下的錢買一些豆腐串,混著溫熱的雞湯,滿口留香不說,喝完了身體都熱乎乎的。
反觀女人那邊,不光生意冷淡,桶里的米飯也再沒有熱氣冒出來。
從她過來擺攤到現在,一個飯團都沒有賣出去,如同一個道理所說,有時候東西便宜,未必就好賣,相反,只要東西做得好,即便價格再貴,也總會有人愿意買單。
沈莞的攤位前,學生就沒斷過,她從來不會瞧不起孩子們的消費能力。
哪怕是出于父母的心理,寧愿自己受累挨餓,也要讓孩子們吃好,吃飽了。
培養祖國的下一代,幾乎所有人都用盡了心血,可不能被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姐姐,我還要一個飯團。”
“姐姐我還要豆腐串。”
“豆腐串賣光了,我們再吃個小飯團好不好?”
“好。”
沈莞很認真的服務著每一個小朋友,而昨天兩個過來買她飯團的老師,今天也過來了。
還站在攤位前夸了沈莞手藝好,做的飯團受到了所有老師的好評!
“你給我們多盛點湯吧,雞湯燉得也很好喝。”
“好的,沒問題。”
沈莞把老師們拿過來的幾個大飯盒都裝滿了,正好,一只桶賣的干干凈凈。
而后很快又有兩個大人過來,在沈莞的攤位前看了一會兒,也沒說買不買,直到沈莞問起來,二人才說,他們是學校里孩子的家長。
“回家后我們孩子一直嚷嚷你的飯團好吃,讓我給她做,我就想過來看看你是咋做的,這配料……”
女人就認識一個花生芝麻碎,剩下的都認不準。
就算認得,她也是做不出來的。
“你看她這做的確實不錯,這么的吧,你給我來上幾個,晚上回去孩子想吃,我給它熱一熱。”女人說著就掏出了錢。
沈莞卻搖了搖頭:“飯團現包的好吃,要不這樣吧,我給你配料跟米飯分開裝,不過我配料不單賣,一份就是一個飯團的量,按照一個飯團的價格收錢。”
“那樣也行。”
女人非常好說話,沈莞心想,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有素質,那么將會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