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臨,11月的北方到處都是冰天雪地。
孫如趕著馬車,跟齊瑩兩個人來到河邊,發現這邊果然有很多人在撈魚。
他們用鐵錘和鑿子,在冰面開出洞口。隨即往里面下網。一網魚撈出來,幾乎都是十幾斤二十幾斤的大鯉魚。最大的能有三十多斤,一個成年男子勉強能抱得動。
孫如和齊瑩一看有魚了,趕忙跑過去詢問價格。
下這么大的魚,肯定不會一整條賣。
就算賣也不見得有人買,所以還是分開來。頭是頭,身是身,尾是尾。
但是魚販子聽她們倆的口音,當即辨認出來她們是本地人。
揮了揮手:“本地人我不能賣你,你們走吧!”
孫如忙說:“你放心吧,我不在縣城里頭賣,不會讓人發現的!”
“那也不行,一旦暴露,你把我們這曝光,那可不是罰錢的問題,還得擔責任!我們不搞這事兒。”
“我們就光要魚頭,不要魚身子也不行?”孫如又求了句情。
捕魚的人頓了一下,“就要魚頭,你確定?”
很簡單。
捕魚的人不一定會做魚,就像美食家未必是廚子,一樣的道理。
“確定確定,我們就要魚頭。”
孫如一看有的商量,立馬殷切的點點頭。
齊瑩在一旁附和:“是的,你就賣給我們吧,我們保證小心,不會讓人抓到,更不會把你們供出去!”
“哼,這里還有尾巴,你也一塊兒要了吧?”捕魚人還想趁機多銷售一些。
孫茹卻搖了搖頭,沈莞沒交代,她進了怕賣不出去。
就這樣,孫如齊瑩兩個人,從河邊買了二百多斤的魚頭。光是一個就三四斤,再按照三毛錢一斤計算,那一個魚頭就是一塊錢左右。
如果進魚肉,一斤就得一兩塊錢,要么說在這樣的年代,大魚大肉,就相當于是山珍海味,普通人家根本就吃不起。
價格是真貴!
……
孫如兩個人收完了魚,就按照沈莞的交代去了大市場。
市場中也有賣魚的,但都是那些一兩斤的小魚。
鯽魚刺多,鯉魚犯腥,這兩樣都不如白鰱好賣。
孫如牽著馬車從一個魚攤前經過,就被魚商給叫住了。
“那么大的魚頭還在張嘴,是現宰的吧?”
孫如這些魚來得不合規矩,心虛的慌,不敢張揚,就沒回答。悶著頭就朝里面走去,得先尋找一個能擺攤的位置。
11月臨近春節還遠著,但正式進入冬季后,經常就會有人來大市場,提前準備過冬的吃的儲藏。
總之或早或晚,都要把這一冬天的吃的買夠。
有人老遠就看見兩人馬車上的大魚頭,徑直的朝這兒走來。
“你們這魚頭是咋賣的?”女人問道。
孫如回答:“跟正常魚價一樣,一塊錢一斤。”
“你們要是給我8毛錢,我就買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