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管心里多么抗拒,為公子許瞻守夜的那一日到底還是來了。
你瞧,沈淑人說得也沒有錯,她的月信一走,身子一干凈,入夜就去桃林侍奉了。
要她守夜,她便去守夜,也沒什么了不得的。
可怎么能去桃林呢?
小七原先把桃林當(dāng)成了幼時父母親住過的老宅,認(rèn)為它峨峨清貴,至圣至潔,雖然簡樸,卻不能輕易褻瀆輕慢的地方。
她跟著岑寺人走,恍恍然穿過那一片桃花小徑。
春四月時,她還與那人一同沿著這條小徑走。
那時候的蘭臺,還是半壁朝堂,半壁山村。那時候她抱著小雞仔輕快地走著,路過她的池塘,路過她的桑園,路過她的小籬笆,聽著她的雞鳴鴨叫,吹著那料峭的小桃風(fēng)。
那時,是與那時的公子在一起。
而今走在這一條同樣的路上,為的卻是一件天壤之別的事。
一旁的岑寺人好似正在能快語地說著什么,而小七心中郁郁不得解,沒有聽見岑寺人的話,也不知這郁郁不解到底是為了哪般。
小七沒有進(jìn)門,垂眉順眼的,就跪坐于木廊上等著。
是在等里面的人吩咐吧,不知道,大抵是的。
明月似鉤,好風(fēng)如水,將窗邊的山桃吹起嘩啦的聲響。
就在這片桃葉嘩啦的聲響里,有人踏著月色而來。
她在蘭臺待了近兩年,聽過無數(shù)的腳步聲。
有的輕快,似颯沓流星。
有的緩慢,似在苦苦凝思。
有的沉重,似含著滿腹心事。
有的雜亂,風(fēng)風(fēng)火火,鞍馬勞頓。
有的細(xì)碎,忙忙碌碌,跑跑顛顛。
而今月色下那腳步聲多熟悉呀,她不必抬眸,便知是誰。
一身的雪松香夾雜著幾分藥草氣,那玄色的袍擺緩緩走來,漸次逼近。
是蘭臺的公子吶。
她不敢抬頭,余光卻緊緊地將那人抓住。
抓住了那人的袍擺,抓住了那人的鞋履,抓住了那人身上獨有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