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太激動,指著拖拉機好半天才憋出來:“上面寫著‘五華山雞舍培育小組’,是前幾天特別出名的那個五華山,她們下來給咱們做指導,做教育了!”
看熱鬧的人群里忽然就熱鬧起來,大家好奇地打聽車往哪邊開的?
大家都期望這車能停到自家生產隊門前,想啊想,盼啊盼,被大隊長教訓:“別瞅了,五華山和公社對接,公社派人學習,公社學習完在派人來咱們生產隊進行指導。”
“人家都是軍區的人,咋可能跑生產隊來指導呢?別做夢了!”
這番話一傳十,十傳百,生產隊的都是知道教育小組不會來。
就在大家等著公社的人下來時,有好信的跟著拖拉機到了第一個指導教育站點,非常震驚地把消息帶回來:“沒去公社,他們第一站去的是察咔爾生產隊,不是漢人生產隊,是個老蒙古的!”
附近最先得到消息的幾個生產隊隊長聚集在一起:“咋去張紅日他們生產隊了?”
“張紅日這幾年做得也就那樣,不算富,憑啥五華山軍區照顧他們?”
幾個隊長一合計,心里不舒坦。
他們都想給大隊謀福利,人工培育雞崽崽成本低,效率快,他們也想干,商量下來組團騎車去找教育小組,看看能不能先給自家生產隊拍個號。
規矩訂的是給公社交接,可教育小組先去張紅日生產隊,憑啥就不能去他們那呢?
此時,王師傅的拖拉機已經開進察咔爾生產隊邊上,張紅日和葛紅玲帶著全隊的隊員排成兩隊等在進隊路口。
王師傅開拖拉機進隊,突突突的聲音讓大隊的人都忍不住抬起頭,挺起胸膛,嘴角恨不得咧到耳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