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李家也真是的!忒偏心!兒子是自個生的,女兒是抱養(yǎng)的,就只疼兒子。”
老李兩口子只生了一個兒子,好些年后一直沒能要上二胎。
一天天蒙蒙亮,街口有人丟棄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嬰。天氣冷,小家伙凍得直哭,惹得街坊鄰居都開門出去看。
老李兩夫妻一瞧孩子沒缺胳膊少腿,模樣長得也可愛,就將孩子抱回家去養(yǎng)。
大家街坊鄰居幾十年,對彼此家的情況頗為了解。
老李兩夫妻都沒怎么管過小家伙,放養(yǎng)模式加各種家務活,自己生的兒子則整天蹺二郎腿當起公子哥。街坊鄰居都知道他們不僅僅是偏心,而是偏到十萬八千里遠!
即便小李成績非常好,考上了省城最好的重點高中,老兩口就是死活不肯出錢讓她去讀書。
本來想讓小李進廠里去打工,后來見榮伯這里招人,想著工資不算低,離家里也近,早晚能幫家里干些家務活,就讓她在賓館這邊做服務員。
榮伯白了她一眼,低聲:“少說幾句,都說是抱養(yǎng)的,跟自個生出來的哪能一模一樣。能當成一模一樣的,還是少的。”
陸嬸翻了翻白眼:“那差距也不能太大啊!自個生的疼在心尖上,抱養(yǎng)的壓根就不搭理!小李這孩子是真心乖巧,從不敢跟她哥爭什么。”
小李的名字叫李曉,因為是一大清早在街邊撿到的,故此取了一個“曉”字。
“曉”字跟“小”字同音,加上她又姓“李”,故此有人喊她“小李”,有人喊她“李曉”。
榮伯他們都統(tǒng)一喊她“小李”,了解她在家里的具體情況,又因為她是這里最年輕的丫頭,平時都非常照應她。
榮伯晦澀低笑:“她面上看著糊涂呆傻,實則心里門兒清。打小她哥就整天跟她說,她不是他爸媽生的,她跟他沒法比。她能跟他爭?那她在那個家還過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