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11月到25年6月,歷時兩年半。
其實在這本之前我還開了一本,名字就不方便說了,因為開車太過分被抬了,那本的成績要比這本好很多。
伴隨著開局打賞的輝煌,這本小說也迎來了最終章。
作為爽文,故事里的所有愿景都得以圓記落幕,對于一個作者來說,這個時侯選擇完結正正好。
借著最后一章:在此衷心感謝所有為必火打賞禮物、一路追讀的讀者們,沒有你們的支持與陪伴,這本書無法走到今天,必火也無法行至此處,可以說你們就是必火的底氣。
《一億》自誕生起,便屢登榜單,不敢妄稱通類最強,但絕對穩(wěn)居前列,它如通我的孩子,從落筆的第一個字,到如今完結的四百六十萬字,每一個字里都傾注著必火的心血(才怪,水了一些章節(jié),哈哈)。
打賞文有其局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重復(套娃)的情節(jié),作者雖竭力避免,卻仍難以完全規(guī)避,就像是直播的活動問題,作者也只能是盡力的把這些活動寫的更具趣味性。
而另一方面,打賞文也自然會出現(xiàn)更多的人物,這些人物怎么去相處,各自的性格怎么去構思,都是挺累的一件事情。
這兩個弊端,也是大多數(shù)打賞文難以起步的原因,要么是開始太夸張直接斷更,要么是后續(xù)太平淡沒有讀者。
而想要不平淡,就要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逐步提升,后續(xù)必然會伴隨著夸張化而脫離現(xiàn)實,就像是后續(xù)的千億打賞,這在現(xiàn)實中是不會發(fā)生的。
但小說的好處,就是它是脫胎現(xiàn)實的----藝術。
而藝術嘛,自然是能夸張一點的,畢竟這也是爽文的核心邏輯。
可直播再怎么發(fā)展,終歸是有盡頭的,我不想掛羊頭賣狗肉,更不想掛著直播的標題去寫其他的內容,所以我的內容難免會有套娃的嫌疑。
一旦脫離這個核心,便不再是直播文了——就像宇宙篇的構想,天然就與“直播”的主題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