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成大事者必須有所犧牲。
“今夜回營后把該殺的人殺了,否則別怪本王不客氣。”濟爾哈朗警告。
“是是,多謝鄭親王。”李時昉無奈勢力,起身后離開軍帳。
等所有人都匯報完軍情后,濟爾哈朗愁云滿面。
東,西,中三條戰線。
東線的朝鮮兵陽奉陰違,出兵不出力。
整個東線形同虛設。
中線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他雖然守住了南山,但是明軍的進攻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尤其是那些手拿改良版魯密銃的明軍,不但射速極快,還能百步破甲。
西線的滿達海斬將奪旗不成,損兵折將丟了西線。
傷亡倒還是其次,
西線丟失后,明軍可以沿著河岸繞過大架山,出現在中線大軍的身后。
“鄭親王,”正藍旗的博洛向濟爾哈朗施禮:“明軍已躍過西線的女兒河,在北岸扎營。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都可以派兵出現在中線大軍的身后。”
“俗話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咱們十萬大軍更不能讓腹背受敵。所以當務之急是向西線的明軍發起反擊,把他們趕回南岸。”
滿達海淡淡一笑:“說的有道理,但是做起來難!西線的明軍絕大多數都是騎兵,你知道這些騎兵是誰訓練出來的嗎?”
博洛不說話。
“是李如松的兒子李性忠親自訓練出來的!”滿達海表情十分嚴肅:“這支騎兵打過張獻忠,揍過李自成,同時還在草原上擊敗過咱們和蒙古人組成的聯軍!戰力一流,裝備精良,是明軍精銳之中的精銳!”
“想在正面擊敗他們,并非易事!”
“難歸難,并非沒有辦法!”博洛嘴硬道。
“辦法確實有!”滿達海點頭,“那就是從中線抽調主力去西線。”
“不行!”濟爾哈朗接過話茬搖頭道:“中線的戰事正處于微妙的平衡之中,一旦從中線抽調兵馬,這種平衡會被打破。”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得想個法子出來吧?否則只能看著明軍出現在中線大軍身后,我軍前后受敵,豈能不敗?”滿達海很是不滿。
“辦法倒是有一個,不知當講不當講。”正黃旗漢軍旗主祖澤潤突然說道。
“說來聽聽。”濟爾哈朗和其他所有人一同看向祖澤潤。
“放棄南山!”祖澤潤語出驚人,“丟掉西線后,南山腹背受敵,已經無險可守。與其冒著風險在這里用兵,不如早早后退重新排兵布陣。”
“放棄南山?”濟爾哈朗開始思考這個主意是否可行。
正如祖澤潤所,丟掉西線后,南山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
繼續在這里糾纏只會給中線大軍徒增風險。
后退到第二道防線才是明智之舉。
至于重新排兵布陣
濟爾哈朗也覺得有道理。
把兩萬朝鮮兵布置在東線沒有任何意義,最好是把他們放到身邊隨時調遣。
這樣既能及時管控朝鮮兵,又能增加已方的兵力。
經過一番嚴肅且認真的商討后,濟爾哈朗下令:“大軍全線后退,在錦州城南,小凌河北岸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