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拿下錦州,本督請你和林慶業吃酒!”王永吉笑著朝李時昉說道。
“多謝總督大人,”李時昉高興地眼眶濕潤,差點流出眼淚。
大明朝的總督請他吃飯,這是何等的殊榮啊
要知道當年的李舜臣都沒有這種待遇。
簡單寒暄之后,眾人目光看向錦州城。
城頭上靜悄悄的,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一面紙做的大明國旗在風中搖晃。
“來人,去問問什么情況。”
“是,”王永吉身邊的親信催馬向前,快速奔向城門。
來到護城河邊,王永吉的親信并沒有停在原地不動,而是讓戰馬不停地左右行走。
這么做既能在遇到突發情況后第一時間撤退,又能防止被城墻上的人偷襲。
畢竟打移動的靶子比打靜置的靶子難很多。
王永吉的親信一邊不停地觀察城墻垛口,一邊大喊:“城上何人?為何懸掛大明國旗?”
等了片刻,城墻垛口露出一個腦袋。
他先是朝遠處的明軍軍陣看了一會,然后朝著護城河邊的明軍大聲說道:“我等是大明子民,當然要懸掛大明國旗?!?
“大明子民?”護城河邊的明軍露出了懷疑的表情:“我朝十五年錦州失守,我朝十七年放棄寧遠,關外之地盡失!這里早就成了建奴的地盤,你們這些大明子民從何而來?”
“東漢末年時,關圣帝君(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我等效仿關圣帝君,身在建奴心在明,有何不可?”城墻上的人回道。
“可以!”護城河邊的明軍嗤了一聲,“既然懸掛大明國旗,說明你們已經掌控了錦州城?”
“對!建奴為了打仗,不但把城中的火炮全都搬到城外,還將大部分守軍調到城外參與防守,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把守城門。我們趁亂殺死守城的老弱病殘,奪得了城門的控制權。”
“既然如此,還不趕快放下吊橋打開城門讓平遼大軍入城?”護城河邊的明軍說。
“可以開城門,但是有兩個條件。”
“什么條件?”
“第一,進城前要查驗你們的身份,防止是假扮成明軍的建奴。第二,大軍進城后我們要親自面見總督大人一面?!?
“這”護城河邊的明軍頓了頓,“這件事我做不了主,需要請示總督大人。”
“我等你的好消息!”城墻上的人說完這句話,將腦袋縮回垛口后面躲了起來。
王永吉得知后命人拿出紙筆,簡單寫了一封不太正式的公文,蓋好印章遞給親信:“這是證明身份的公文,你交給他就行。至于親自面見本督,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可以答應?!?
親信拿著公文再次來到護城河邊。
他先是將綁有公文的箭矢射入城中,隨后大喊:“這是總督大人親手書寫的公文,你們既然要看,應該能辨別真偽。還有,進城之后總督大人會親自召見你們?!?
城墻上的人此時已經拆開公文。
確認無誤后,他們轉動絞盤,打開了城門。
王永吉先是派出小股明軍接管城墻防務,確定對方不是詐降后才讓大軍入城。
當他們再次踏足這片大明的故土,王永吉心中感慨萬千。
他朝著身邊的將領說道:“我朝十五年,糧盡援絕的祖大壽投降建奴,意味著松錦之戰徹底結束!此戰不但讓錦州城落入建奴之手,還讓朝廷失去了除關寧軍以外的的關外精銳。”
“我朝二十三年九月,平遼大軍再次收復這片故土!”
“咱們,”王永吉目光掃視一周,“必將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眾將大笑著回應。
“此戰”王永吉補充道:“不但重新拿回錦州,還打破了和建奴的相持局面。從今往后,攻守之勢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