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客套后,方岳貢終于來到了春和殿內。
他四處打量了一番,發現殿內雖然很干凈,卻處處透著一股寒酸。
屋頂有修繕的痕跡,但之前漏水的痕跡也十分明顯。
墻壁和柱子早已失去了應有的光彩,在暗淡的光線中似乎在訴說著百年滄桑。
賜座賜茶后,朱慈烺開口說道:“學生在南京城給方先生找了一座宅子,望先生不要推辭。”
“多謝殿下,”方岳貢沒有推辭。
首先這是太子的見面禮,收下這份禮物說明愿意當太子的老師。
其次他在南京沒有住處,租房的話又要花費不少銀兩。
他雖然當過大明朝的戶部尚書,但是沒有貪墨過銀兩。
所以只能接受太子的禮物以緩解目前的窘境。
又閑聊了一會后,朱慈烺開始考驗方岳貢。
名氣歸名氣,有沒有真本事需要問過才知道。
他認真問道:“方先生如何看待遼東的戰事?”
“我認為遼東戰事的關鍵不是攻,而是守。攻下遼東易,守住遼東難。隨著收復的城池越來越多,分兵把守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明年如果無法平衡攻守之間的關系,很可能出大問題。王永吉身為平遼總督,應該已經做好了謀劃。”方岳貢的三兩語既分析了形勢,又沒有得罪王永吉,很是老練。
“那方先生如何看待山東民變?他們是否會像之前一樣引起全國性的民變?”朱慈烺又問。
“現在大明朝的賦稅政策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天災和吏治上。山東雖然發生了民變,但他們都是被當地的貪官污吏和突發性的水災逼反的。只要及時賑災,查貪追贓給百姓一個交待,我相信山東民變很快就會平息。”
朱慈烺點點頭,又問:“方先生如何看巡鹽一事?”
方岳貢眨了眨眼睛:“殿下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真話怎么說?假話又怎么講?”
“假話只有阿諛奉承,真話是什么話都有。”
“那就聽聽真話吧,學生已經聽夠假話了。”
“巡鹽的本質是朝廷有了虧空,為了彌補虧空派人下來向鹽商們索要錢財。簡單來說是掠之于商,由于商人掙的都是百姓的錢,所以本質來說是掠之于民。”
方岳貢每說一句,朱慈烺的臉色就難看一些。
巡鹽看似是朝廷的主意,實際卻是他爹崇禎的想法。
畢竟他接受過帝王術。
大臣只是帝王的影子,真正掌控幕后的是皇帝。
現在方岳貢句句都不離掠字,實在是有影射崇禎的嫌疑。
“不過,”就在朱慈烺打算制止方岳貢時,方岳貢話鋒一轉:“鹽商之所以能掙到巨額的財富,完全得益于為他們量身定做的綱鹽法。“
“而綱鹽法之所以能夠實施,又離不開鹽商們賄賂官員。嚴格意義上講朝廷掠之于商的根源是商人自已造成的,可謂自作自受啊。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