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鄭成功發(fā)自內(nèi)心的驚訝,顧炎武對自已的猜測又堅信了幾分。
他相信鄭成功并不知情。
除了直覺外還有另一層因素。
那就是鄭成功是被當今皇帝賜名的人!
這是一份天大的殊榮。
鄭成功如果知道走私卻選擇視而不見,或者刻意隱瞞,就等于扇皇帝的嘴巴子。
他敢嗎?
“目前只是有人揭發(fā),還沒有查實罪證。”顧炎武對著鄭成功說道。
“那顧大人為何不去查證?”
“此人身份非同一般,直接查的話阻力會很大!”
“哦!”鄭成功恍然大悟。
直到此時此刻他才終于明白顧炎武此行的目的。
根本不是旨意,而是為了走私。
顧炎武是泉州府通判,能讓他忌憚的人除了鄭家軍還能有誰?
鄭成功一臉嚴肅地問:“走私火藥之人難道是鄭氏族人?”
“并非鄭氏族人,而是朝廷命官。”
“顧大人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是誰吧!只要說出他的名字,我一定會查清此事,給顧大人一個交代。”鄭成功嚴肅道。
顧炎武又假裝沉默了一會,最后“艱難”地說道:“有人揭發(fā)泉州府水師參將施瑯走私火藥。”
鄭成功很生氣,他向顧炎武保證:“顧大人放心,我會徹查此事。”
“鄭副總兵息怒,”顧炎武開始反其道而行,“在我看來這大概率是誣告,目的是通過施瑯把臟水潑到鄭家的門上。好以此攪亂福建,擾亂朝廷,甚至影響遼東的戰(zhàn)局。”
鄭成功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正因為如此我才要徹查清楚,給朝廷一個交代,還鄭家一個清白!”
“那我就等鄭副總兵的好消息!”顧炎武把知道的線索一一告知鄭成功后,起身告辭。
送走顧炎武后,鄭成功本想直接找到施瑯進行質(zhì)問。
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不行。
普通老百姓犯罪后都會嘴硬,施瑯又豈會認罪?
更何況他只有人證,沒有物證。
該怎么辦呢?
其實鄭氏商隊走私的事他早就知道,只不過他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那是他們家族的生意,且走私的都是一些棉麻,茶葉,瓷器。
現(xiàn)在遼東正在打仗。
在這個時候傳出走私十幾萬斤火藥的消息,他不能繼續(xù)坐視不管。
暗中調(diào)查施瑯?
難!
眾所周知施瑯是他父親鄭芝龍的人。
若想調(diào)查施瑯,只能讓自已的親信暗中調(diào)查。
而他的親信又都是父親鄭芝龍的老部下,與施瑯私交甚密。
無論他說什么做什么,消息都會在第一時間傳到施瑯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