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四年五月十二。
在李性忠尋找李定國蹤跡的時候,李定國的大軍卻沿著長城向南進軍。
那里不是支援大凌河堡的方向,而是吳家墳村。
大軍抵達吳家墳村后沒有停留,很快來到了西寧堡城下。
西寧堡里有三百建奴士兵。
滿達海讓他們守在這里有兩個目的。
一是作為驛站,供傳遞消息的驛兵休息。
二是作為前哨基地,給后方提供預(yù)警。
高文貴率領(lǐng)兩千身穿建奴甲胄,背扛建奴旗幟的騎兵在前面跑。
這些甲胄和旗幟都是在戰(zhàn)場上繳獲的戰(zhàn)利品。
李定國率領(lǐng)八千明軍騎兵在后面追。
給人一副八旗兵正在被明軍追擊的感覺。
“咱們的人被明軍追殺呢,快放他們進來吧。”城墻上的建奴士兵朝著身邊的將領(lǐng)大聲提議。
“著什么急,看清楚再說。”建奴將領(lǐng)一邊招呼士兵爬上城墻御敵,一邊讓人騎兵出城把消息送往后方。
無論對方是敵是友,他的任務(wù)都是在第一時間把消息送出去。
消息只闡明事實,不做任何猜測。
送信的騎兵前腳剛出城,高文貴后腳就來到西寧堡城下。
“走!”高文貴沒有停留,帶著兩千“八旗兵”疾馳而去。
城墻上的建奴士兵都驚呆了。
他們本以為城外的“八旗兵”會背靠城池抵抗一番,萬萬沒想到竟然不戰(zhàn)而逃。
驚詫間,李定國帶著騎兵追了過來。
看著漫山遍野的明軍騎兵,建奴將領(lǐng)如墜冰窟。
他艱難的張開嘴,顫顫巍巍的吼道:“集集結(jié)御敵!”
一陣鼓聲落下。
西寧堡里的建奴士兵齊聚城墻,準(zhǔn)備死守。
明軍很快兵臨城下。
鐵蹄踩在地上隆隆作響,大明國旗在風(fēng)中肆意飄揚。
一個建奴士兵低聲提議:“要不咱們降了吧?”
砰!
建奴將領(lǐng)一腳將他踹翻在地,“寧死不降,再有降者斬立決!”
其他人不敢多,紛紛躲在城墻垛口后面瑟瑟發(fā)抖,毫無斗志。
城外的明軍太多了,粗略一數(shù)有近萬人!
別說一萬人,就是一萬個饅頭也能把他們活活撐死。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明軍要攻城時,李定國卻率領(lǐng)大軍繞了過去。
“我我沒看錯吧?”一個士兵揉著眼睛問:“明軍既沒有攻城,也沒有勸降,而是繞過去了?”
“你沒看錯。”旁邊有人回應(yīng)。
“這也太邪門了吧?”
“是啊,哪有這么干的,好歹勸降一下啊!”
“等等,”眼尖的士兵指著遠處,“你們看那里!”
眾人紛紛看向士兵手指的方向。
那里是西寧堡的后方,遼河的河岸。
在他們的注視下,之前潰逃的“八旗兵”已經(jīng)踩著遼河上的木橋,抵達了遼河?xùn)|岸。
后面追擊的明軍也開始渡河。
西寧堡里的建奴頓時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支明軍到底要干什么。
片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