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此時撤退損失的只有一座大凌河堡還有馬世耀的三千兵馬!”
“如果和建奴決戰,一旦兵敗,損失將難以估量!”
“望李大人三思啊!”
見李性忠要和建奴決戰,監軍太監來到他面前勸了起來。
兩萬對三萬,監軍太監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監軍太監有兩個任務。
一是監察將領的忠心和軍中事務。
二是盡可能不讓皇帝受到損失。
要知道李性忠麾下騎兵隸屬于京師勇衛營,是崇禎的親軍。
出現任何損失,最終還是由崇禎來承擔。
“公公,”李性忠對著監軍太監抱拳拱手:“首先,馬世耀是流賊降將!”
“如果此時見死不救,消息傳出去后其他流賊降將的忠心恐怕會大打折扣。”
“其次,勇衛營是陛下親軍,見死不救不但會影響勇衛營軍心,還會影響陛下的名聲!”
“再者。”
“我李性忠是將門出身!為將者,當披堅執銳殺敵,不可臨陣退縮!”
崇禎告訴過監軍太監。
只要不是投敵或者謀反,打仗的事一概由主將說了算。
見李性忠態度堅決,監軍太監也不好說些什么,只能囑咐了兩句便退向后方。
此時記達海的三萬騎兵已經來到了二里之外。
“殺!”記達海高高舉起武器,下達了沖鋒的命令。
轟隆——
三萬匹戰馬踩在地上,大地為之顫抖。
戰馬駛過。
塵土飛揚,草木皆碎。
看著遠處漫山遍野的敵軍,李性忠知道不能原地等待。
越是這種時侯越要主動發起進攻。
騎兵殺傷靠的是勢!
既有身l上的勢,也有精神上的勢!
兵多勢衰,不一定贏。
兵少勢盛,不一定敗!
“明軍威武!”李性忠大喝一聲,親率主力迎了過去。
數萬鐵騎在原野上轟然相撞。
那一刻,天地為之變色。
雙方先是互射箭矢比拼射術。
箭矢如飛蝗般在空中交錯而過,破空聲不絕于耳。
有的箭矢射中了目標,有的則被盔甲抵擋。
緊接著雙方相距不足三十步。
由于戰場寬度有限,再加上兵力太多沒有迂回空間。
所以雙方通時收起軟弓,拔刀對戰。
李性忠親率中軍,擋住了建奴的第一波沖鋒。
緊接著查斌勛帶兵向左迂回,馬應魁帶兵向右迂回,試圖攻擊建奴左右兩翼。
可是建奴兵力太多了。
他們繞了一大圈之后發現,建奴側翼的兵力竟然比他們帶來的兵力還要多。
無奈之下只能邊戰邊退,與李性忠重新會合。
不到一個時辰,李性忠便感受到了壓力。
記達海的指揮才能或許并不出彩,但也不是庸才。
他依靠兵力的優勢,一方面在正面牽制明軍主力。
通時不斷向李性忠左右兩翼派出兵馬進行襲擾。
三面受敵,李性忠漸漸有些不支。
“劉芳亮怎么還沒到?”李性忠氣的想罵人。
天還沒亮時,他就派人給松山的劉芳亮送去消息,讓他立刻馳援。
松山距離大凌河堡不到四十里。
此時已經接近晌午。
劉芳亮就算再慢,差不多也該到了。
“報!”探馬送來消息:“劉芳亮將軍在城南十五里被一支建奴騎兵牽制住了,無法支援。”
“馬世耀那邊怎么樣了?還沒奪回大凌河堡嗎?”李性忠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