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明軍集結完畢準備出發。
但天降大雪,只能往后推遲數天。
二月二十五,大軍正式出發。
三路兵馬相約在三月初十會攻赫圖阿拉。
黃蜚率領南路軍率先出動。
他們離開寬甸堡先是往西北方向行進。
抵達蒲石河后轉向東北,緊接著又轉向西北,沿著牛毛生河行進。
寬甸堡與赫圖阿拉相距不到四百里,按理說最多只需要十天就能抵達。
但寬甸堡那條路不好走,所以只能率先出動。
黃蜚出發的當天下午,李定國也率部啟程。
他這條路和寬甸堡那條路差不多。
但距離比寬甸堡那條路近了一些。
黃蜚出發的第二天,王永吉也率部出發。
三路大軍朝著赫圖阿拉緩緩逼近。
“報!”探馬飛奔進城向多爾袞匯報:“啟稟睿親王,明軍兵分三路進攻赫圖阿拉。”
“哪三路?”多爾袞問。
“北路軍兵馬約有六萬,由王永吉親自率領,從沈陽出發。麾下將領有李憲忠,劉肇基,黃得功,吳三桂,高一功,劉西堯等人!”
“中路軍主將是李定國,所部兵馬約有兩萬,從遼陽出發。”
“南路軍主將是黃蜚,所部兵馬約有三萬!其中多為步兵,少有騎兵。他們從寬甸堡出發,沿著河流北上。”
“三路明軍相約三月初十合圍赫圖阿拉!”
“快,”多爾袞急忙吩咐:“召集八旗諸將以及范先生和洪先生前來議事。”
“還有,”多爾袞剛要補充一句話時又覺得有些不妥,御史改口道:“算了,就這些人吧。”
在多爾袞的召集下,眾人很快到齊。
把情況簡單敘述了一遍,眾人皆是沉默。
明軍總兵力十一萬,而他們的兵力只有四萬多。
雙方差距太大了。
他們沒有擊敗明軍的信心。
“兩位先生怎么看?”多爾袞問。
“請問王爺消息從何而來?可信度又有幾成?”范文程反問道。
“消息是從明軍內部傳出來的,至于可信度嘛...”多爾袞想了想,“可信度至少在八成以上。”
范文程思考了一會,開口說道:“從兵力部署上看,北路軍和南路軍為實,中路軍為虛!”
肅親王豪格被氣笑了:“這他媽的還用說嗎?兵馬數量都擺在明面上了,除非消息有誤!”
“消息不會出錯!”多爾袞再次重復。
消息是吳三桂傳出來的。
多爾袞雖然覺得吳三桂不是什么好人,但吳三桂和大清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他沒必要在這個時侯撒謊。
“睿親王,肅親王,諸位大人!”范文程抱拳施禮:“既然明軍分兵來攻,那么我軍就應該分兵據守。”
“怎么守?”豪格沒好氣的說道:“明軍有十一萬兵馬,我軍只有四萬多一點。”
“明軍確實有十一萬兵馬,但是分兵了。”范文程開始解釋:“現在三路兵馬各自為戰,我軍完全可以效仿當年的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指揮的薩爾滸之戰,靠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思路將明軍各個擊破。”
“思路沒問題,問題是怎么各個擊破?”洪承疇突然發難道。
在建奴軍中待了這么久,洪承疇終于摸清了范文程的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