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讓位于肅親王豪格的當(dāng)晚,皇城內(nèi)卻燃起了大火。
當(dāng)火勢被撲滅時,太監(jiān)從現(xiàn)場找到了一具已經(jīng)被燒焦的尸l。
“福臨,福臨你快醒醒啊!”布木布泰抱著那具尸l放聲大哭起來。
多爾袞指著布木布泰懷里的尸l,驚詫道:“這...這是福臨?”
布木布泰根本不理會多爾袞的詢問,繼續(xù)痛哭不止。
在場的其他人全都傻了。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會死人,而且死的是福臨。
豪格在第一時間就反應(yīng)過來自已會背鍋。
什么鍋?
謀害先帝的鍋!
在其他人看來,他的皇位是福臨禪讓的。
這種交接權(quán)力的方式雖然不會流血,但是有隱患。
畢竟如果福臨產(chǎn)生了悔意,會想辦法奪回皇位。
為了杜絕這種可能,他就有了謀害福臨的動機(jī)。
有了動機(jī),眾人就會懷疑他。
眾所周知。
懷疑一旦產(chǎn)生,罪名就成立了。
罪名一旦成立,他這位大清皇帝馬上就會像福臨一樣成為先帝。
為了保住自已的皇位和性命,豪格需要找到真正的兇手,洗清自已的嫌疑。
在場的人不多。
范文程是漢人,他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成為兇手。
鞏阿岱和索尼雖是記人,但是沒有作案動機(jī)。
唯一有作案動機(jī)的只有三個人。
分別是他自已,多爾袞還有多尼。
他知道自已不是兇手。
多尼年紀(jì)小,膽子小,資歷也不夠。
不可能是兇手。
三個答案排除了兩個,那么兇手是誰就顯而易見了。
“多爾袞!”豪格在心中默念了幾遍這個名字,恨不得立刻揭發(fā)他。
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不行。
多爾袞手握重兵,且皇城內(nèi)外都是他的親信。
一旦惹惱了多爾袞,他會立刻死在這皇城之中。
可是不揭發(fā)兇手的話,他又無法洗脫嫌疑。
糾結(jié)片刻后,豪格忽然靈光一閃,對著布木布泰說道:“圣母皇太后先別哭,這不一定是福臨。”
布木布泰一愣,低頭仔細(xì)看向那具尸l。
在找出幾件福臨的信物后,布木布泰重新哭了起來:“我的兒啊,到底是誰害了你?為娘一定要找出兇手,將他碎尸萬段。”
布木布泰畢竟是福臨的生母。
她說這是福臨的尸l,其他人也不好懷疑。
但多爾袞除外。
因?yàn)閷m中侍衛(wèi)剛才悄悄告訴他,是布木布泰放的火。
并且布木布泰在放火前拿著手令出了一趟宮門。
出宮讓了什么?
她為什么要放火?
福臨到底死沒死?
如果沒死,福臨去了哪里?這具尸l又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