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二個好處嘛...”閻應元目光掃視一周,冷笑著繼續說道:“第二個好處是投降建奴后,需要去往遼東,短時間內不再經歷戰爭之苦。”
“壞處嘛就是容易死人。遼東天寒地凍,大部分人都因為嚴寒凍餓而死,老弱病殘基本活不到長城邊。”
“你們,愿意去嗎?”
“不愿意!”在場的士兵們群情激憤。
閻應元停頓片刻,等校場上沒人說話后他提高了聲音:“最后一個好處是投降建奴后,有機會成為旗人的包衣阿哈。”
“壞處是要跟隨建奴去往遼東,世代為奴。收獲的糧食給旗人吃,蓋得房子給旗人住,自己的妻女給旗人享用。”
“你們...愿意嗎?”
包衣啊哈是家奴的含義,在八旗中屬于地位最低的階層。
家奴主要由擄來的漢人構成,建奴幾次入關擄掠的漢人大部分都被殺死,一部分成為包衣阿哈,少部分加入漢八旗,還有極少數人逃回關內。
“不愿意!”
“不愿意!”
在場的士兵怒睜雙目,怒吼聲此起彼伏。
宣府軍民飽受建奴劫掠之苦,他們親朋有的死于建奴刀下,有的被建奴擄到遼東,下落不明。
更多的痛苦,來源于被搶走糧食后忍饑挨餓。
這些痛苦慢慢疊加,最后在這一刻爆發。
閻應元站在原地,等待這些士兵發泄情緒。
過了許久,校場上才重新恢復平靜。
閻應元認真的說道:“諸位,本官受朝堂和陛下信任,前來宣府主政。”
“奈爾建奴殘忍,再次入關屠戮我大明子民。作為朝廷命官,我閻應元決定死守宣府鎮,給朝廷,給陛下,給宣府鎮的百姓一個交代!”
“既然是死守,要么建奴死,要么我閻應元死!”
“守城會有傷亡,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怕死的,想投降的,本官絕不阻攔。”
“想走的,給你們一夜時間收拾行李。明天一早西城門外,本官親自護送你們出城。”
“如有失,天誅地滅!諸位各自散去,回去之后好好想一下!”
閻應元放下這句話,轉身離開。
游擊將軍丁義急忙跟在閻應元身后,走出了校場。
“閻大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為何不阻攔百姓出城,反而...”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閻應元頭也不回的說道,“堅壁清野,斷水源,投毒,種種跡象都告訴建奴,我閻應元要死守宣府鎮,對不對?”
“是。”丁義點點頭。
“如果你是建奴,即將兵臨城下時遇到宣府鎮逃出去的百姓,會作何感想?會接受他們的投降嗎?”閻應元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這些人是奸...奸細?”丁義張著嘴,嘀咕道:“如果我是建奴,肯定不會冒這種風險。”
他瞬間明白了閻應元的想法。
閻應元要給宣府鎮所有百姓上一堂課,投降建奴死路一條,不投降建奴反而會有一線生機。
“可是...閻大人就眼睜睜看著那些人去送死嗎?”丁義心中有些不忍。
閻應元轉身后,目光死死的盯著丁義:“丁將軍,本官給過他們機會。而且剛才在校場說的也是事實,他們信與不信,都不是我能左右的。”
“更何況,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怪不得別人!”
丁義怔了怔,也嘆了口氣,跟在閻應元身后去往倉庫。
......
多鐸騎在馬上,手中拿著千里眼,看向沐浴在晨光中的宣府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