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兵部尚書王家彥的詢問以及崇禎投過來的目光。
王永吉深吸一口氣,對著崇禎說道:“陛下,臣以為平遼大約需要十年時間!”
乾清宮內安靜了一會。
“多...多少年?”不等崇禎做出反應,范景文率先失態。
意識到失態后他急忙朝崇禎請罪,崇禎擺擺手示意無妨。
“十年啊!”范景文有種想罵人的沖動:“老夫能不能活十年還不一定呢,你竟然需要十年才能平遼!”
王永吉沉默不。
具體多長時間才能平遼,他心里也沒底。
但是...時間必須超過五年。
因為上一個說五年平遼的人是袁崇煥。
他不是袁崇煥,不能欺君。
所以...時間越長越好。
如果朝廷不認可,他正好可以卸任平遼總督一職。
“我軍此前在遼東吃敗仗非兵不利戰不善,實乃遼東之事牽扯甚廣。所以若想平遼,需理清其中的利害關系!”王永吉解釋起來。
崇禎點頭,沒在意時間問題。
從歷史上看,無論是沙普之亂還是奢安之亂,從出兵到擊敗叛軍主力,時間都很短。
但真正徹底平定叛亂需要很長時間。
平亂不僅是軍事上的勝負,還有政治上的博弈。
“王永吉,”崇禎開口問道:“直接說戰略吧,遼東這場仗你想怎么打?”
“先陸戰后水戰,先遼西后遼南。等步騎在遼西站穩腳跟,水師在遼東站穩腳跟后,再齊頭并進攻沈陽!”王永吉開始說自己的戰略計劃。
他的計劃簡單來說是先用步兵和騎兵收復遼西走廊,進而威脅錦州。然后命水師在遼南登陸作戰,牽制建奴兵力。
建奴主力若守錦州,那么遼南防御就會空虛,給遼南明軍可乘之機。
兵部尚書王家彥聽了一會后問:“若建奴死守錦州,并趁此機會把主力調往遼南,擊敗我軍登陸的水師后再揮師遼西,你又該如何應對?”
王永吉微微一笑:“此番平遼步兵和騎兵施行步步緊逼,只進不退的戰略,和建奴主力硬碰硬,看誰先撐不住。”
“水師則秉承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思路。遼南多山地,不利于騎兵快速突進!一旦發現建奴主力轉向遼南,在遼南登陸作戰的水師立刻退向大海,等建奴主力撤退后再次登陸!”
“像死皮膏藥一樣纏著建奴打!”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王永吉把整體的用兵思路,作戰計劃一一道出。
崇禎只聽,不發表任何意見。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請下載愛讀免費小app。下載地址aidufree.apk
遼東和中原情況不一樣。
在京師附近,崇禎可以隨便微操前線部隊。
因為這里距離京師近,消息傳遞速度快,而且是大平原,隨時可以使用繞后,側擊,誘敵深入等戰術...
遼東地形復雜,且距離京師太過遙遠,等他微操部隊的消息傳遞到前線,部隊可能已經沒了。
所以只能讓主將自行發揮。
崇禎看向范景文和王家彥。
確定他們二人沒有什么要補充,崇禎開口詢問:“王永吉,知道朕為何要在午門外宴請你們嗎?”
王永吉想了想,答道:“臣以為陛下此舉是為了查明各總兵之間的關系,然后可以根據他們的關系排兵布陣。”
“你打算如何排兵?”崇禎又問。
“關系好的合兵一處,共進共退!關系不好的盡量分開,防止干擾對方。”王永吉回答。
崇禎不語,輕輕搖頭。
王永吉對崇禎的反應有些意外,他低下頭說道:“請陛下賜教。”
崇禎還是搖頭:“朕說多了只會影響你,還是自行體會吧。”
王永吉像是吃了苦瓜一樣,站在原地很是苦惱。
自行體會和看著辦是一個意思。
辦好了是領導指點有方,功勞有領導的份。
辦不好就是自己把事辦砸了,不但和領導沒關系,還會因為沒讀懂領導的意見而受到責備。
王永吉還想詢問,可是被崇禎用話語打斷:“王總督,孫子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戰場上形勢變化多端,你是平遼總督,到了戰場上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