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六年五月初二。
在內閣首輔謝三賓的運作下。
南下審理徐文爵,朱國弼,劉孔昭等人私鑄大明圓寶案的三法司成員終于定了下來。
分別是御史宋權,以及刑部右侍郎和大理寺右寺正。
其中御史宋權負責帶隊。
在得知自已是主審官后,宋權差點哭出來。
等其他人離開后,他找到謝三賓,哭喪著臉哀求道:“大人饒命,我知錯了。”
這句知錯讓謝三賓很是費解,他問:“知錯?知什么錯?”
宋權流著淚說道:“我不該在巡鹽的時侯給自已留那么多錢,應該如數上交才對。我回去后就把銀子交出來,求謝大人換個人去南京。”
我滴媽,還有意外收獲!
謝三賓高興得差點蹦起來。
不過他好歹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戶部尚書。
很快就冷靜下來。
謝三賓拍了下宋權的肩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管交不交銀子,你都得去。”
“大人,我實在不想去啊。”
“為何?”
宋權繼續哀求:“會死人的!劉孔昭是操江提督,朱國弼是漕運總督,徐文爵負責操練南京京營士兵。如果沒罪還好,若是有罪...他們肯定會在結案前對我們痛下殺手,然后毀尸滅跡。”
“此一去,必然兇多吉少!”
“呵呵,”謝三賓笑了:“我當什么事呢,原來是這種小事。”
宋權哭訴道:“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怎么可能是小事?”
“我給你出個主意,你看看行不行。”
“謝大人請講。”
“案子雖然是在南京犯的,但審案地點不一定是南京,你可以在南京周圍找個地方審案。”
宋權眨著眼睛想了想,沒有好主意。
他問:“大人能不能推薦一個地方?”
謝三賓呵呵一笑:“我看徐州就不錯嘛!”
“徐州?”
“對,”謝三賓在空中比劃道:“徐州是南直隸的直隸州,位于南直隸的最北面。向北可以進入山東,向西可以進入河南。道路四通八達,非常適合逃跑。”
宋權大喜:“多謝大人賜教!”
就算南京勛貴發難,他也能第一時間逃離南直隸,不用擔心有去無回了。
道謝后,宋權低聲問道:“謝大人,案子什么時侯審?”
“這件事已經拖太久了,要盡快。”
“盡快也得有個具l日子吧?”
謝三賓琢磨了一會,開口說道:“五天后你出發趕往徐州,月底前能到。抵達徐州后立刻以欽差的名義讓徐文爵,朱國弼和劉孔昭等人前往徐州受審。”
“他們要是不去呢?”
“那就以欽差的名義給南京朝廷下令,讓他們派人將徐文爵等人押往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