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檀為了能在工作崗位上堅持的久一點,也為了避開可能有的麻煩,特意多走幾步,從遠離門診部的側門汽車道進了醫(yī)院,一路上走得小心翼翼。
醫(y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在公共場合中具有特殊性,傳統(tǒng)媒體哪怕是為了自家聲譽著想,也不會大張旗鼓的來采訪圍堵,但像之前那樣假扮成病人掛號的情況就防不勝防了。
安檀剛換好白大褂扎起頭發(fā),就遇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女子,對方打扮得中規(guī)中矩,看起來跟在工作日請假來看病的上班族沒什么區(qū)別,但她既沒掛號也不像是等人,就只是坐在外面。
今天是林喬和科室主任坐診,無論是求子心切,想掛專家號的病人,還是時間緊湊,想趕緊回去上班或者處理家事的病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按理說是不至于待這么久的。
安檀進更衣室之前,這位女士就等在這里,等她換好衣服、查完房,對方竟然還沒離開。
這已經(jīng)可以斷定是有問題的了。
安檀走過去慢聲細語的問:“你好,請問有什么能幫到你的地方么?”
女子正在專心致志的觀察什么,聽到她的話音,第一反應就是被嚇了一跳,險些直接從椅子上跌下去,幸好她及時把人拉住了。
走廊里人來人往,這點小插曲不足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女子還是下意識的往周圍看了看才松了口氣說:“謝謝。”
安檀因此驗證了猜測:“你是在找同事吧?”
說著,她在連椅上坐了下去。
女子面色一白,但見她懷著身孕,想都不想的就把她從懷疑之列排除了,哂笑道:“不好意思啊,其實我們也不想給你們醫(yī)生的工作添麻煩,但我們是有kpi要求的,所以還是來看看。”
相比于為了打聽消息不惜掛號,結果影響其他人正常就醫(yī)的自媒體,安檀對這個只是安安靜靜的坐著的女記者還算是有幾分好感,淡聲問:“你們想了解什么事?”
醫(yī)院里有個在網(wǎng)上發(fā)布日志,引起輿論風波的記者病人就夠醫(yī)務科的人焦頭爛額了,要是再因為安檀個人的緋聞給大家?guī)砺闊烂约簳o地自容。
上到院長下到護士站的護士們,大家待她都不薄,就連對學醫(yī)之人來說最要命的空窗期都給了她時間去彌補重構,免得她在恢復工作后找不到狀態(tài),她捫心自問,也必須對大家夠意思。
現(xiàn)在問清楚記者的目的,然后盡她所能的打發(fā)一下這些人,就是她為醫(yī)院里的大家所能做的最大貢獻了。
女子看著安檀身上的白大褂問:“您是這邊的醫(yī)生吧?請問是哪個科室的?”
安檀沒有否認:“婦產(chǎn)科。”
女子眼前一亮,激動道:“你們科室應該還有單身的女醫(yī)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