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遠之后,李光站起身,昂首挺胸,笑意滿滿,手邊臣工齊齊躬身道賀。
“恭喜李道臺,賀喜李道臺。”
“哈哈哈……”
恭維之下,李光昂首闊步,大搖大擺的離開。
不遠處,這一幕被大皇子秦沖盡收眼底。
“準備飛鴿傳書。”
“喏”
……
李光,大秦大原人氏,與當朝皇后秦霜蘭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屬關系。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秦霜蘭冊封皇后,稍微沾親帶故都飛黃騰達,李光這拐了十八彎的親戚,也自然沾了點光。
起初在知府衙門當差,靠著大皇子得勢,晉升總府,巡府,最高也才官職四品。
這次奉皇命,去邊關述職,掌管三軍糧道,連升兩級,成為二品大員。
李光一路笑呵呵的,優哉游哉的趕往前線上任,一路上狐假虎威,沒少搜刮民脂民膏。
只不過越是接近嘉峪關,他的心里就越是抵觸。
聽聞邊關半年沒發軍餉,糧草早已坐吃山空,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邊關肯定茹毛飲血,餓得遍地尸骸。
他這次去,就是要去拯救邊關百姓,順便奉命,打壓一下囂張跋扈的十四皇子。
“大人,嘉峪關到了。”
李光輕聲回應,端著架子,昂首挺胸的打開車門。
“這就是……嘉峪關。”
映入眼簾的第一幕,就讓李光震驚非常,感覺三觀都受到了沖擊。
和預想中遍地乞丐,滿街乞討的畫面對不上。
這嘉峪關百姓富足安康,每個百姓都油光滿面,街邊小商販,販賣商品琳瑯滿目,富足程度,堪比大秦皇都。
“混賬,你們走錯路了吧?”
李光氣沖沖的下了車,一腳就把馬夫踹倒在地。
“我要去嘉峪關述職,你給我帶到什么地方來了,你說啊!”
馬夫也挺冤枉,指著城墻委屈的說道:
“沒走錯,這就是嘉峪關,李大人你看呀。”
順著手指看去,城墻上赫然寫著嘉峪關三個大字。
“這……”
李光惶恐的揉了揉眼睛,確認無誤,的確是嘉峪關沒錯。
這下李光也不坐車馬,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茫然無措的在街上四處參觀。
這還不算完,當穿過嘉峪關,看見關外富麗堂皇的新城時,李光的下巴驚訝的直接脫臼。
“這,這座雄偉的城池,什么時候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