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朗朗上口,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不知是哪位先生的手筆?
梅蘭竹菊一向是讀書人所贊頌的品質。
而能入國子監的讀書人,都是大夏的精英,鑒賞水平自然也都很高。
落款是李清玄。
這李清玄是哪位先生,怎么從未聽說過?
周圍的學子越來越多,大家對著這首詩品頭論足。
書院后面的雅閣,臨湖水而建。
吐出新枝的楊柳,倒映在湖面之上。
大夏女帝畫芷站在窗前,心情卻如那波光粼粼的湖水一樣不能平靜。
不久后孟寬就要來論道了,可看袁廣和寇松二人,似乎并沒有應對之策。
這次若讓孟寬贏了,那丟的何止是國子監的臉,還有她這位大夏女帝的臉。
畫芷登基,天下讀書人本來便頗有微詞,這次如果輸了,大家不會歸咎于孟寬的天才,自己的技不如人,反而會覺得畫芷這位女帝登基,所以大夏的文脈才走下坡路。
楊玄機和薛剛也靜靜的站在那里。
陛下不落座,他們怎敢坐著。
突然下面傳來一陣喧嘩。
怎么回事?
薛剛對門口的一位書童詢問道。
書童下去了解情況后,很快返了回來。
聽聞前院大堂掛出一幅梅花圖,上面賦詩一首,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引起書院轟動。
這個詩,的確很不錯?。?
楊玄機捋了捋胡子。
就連憑窗而立的畫芷也不由轉過頭來,眼中帶著幾分光彩。
國子監竟然有此才子!怎么還怕那個孟寬。
那名書童嘆了一口氣。
聽聞作出此詩的并非書院的學子,而是袁大人的一位朋友。
并非國子監的學員?
畫芷微微動容。齊聚文學
袁老結識有識之士,既是袁老的朋友,想必不是一般人,改日朕倒要見一見。
畫芷登基之時,殺了一大批反對之人,朝廷許多職位都空缺出來,正是求才若渴的時候。
莫非今日還有別的要事話,朕倒想現在就見一見作出此詩的人了。
此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人還沒進來,便已經開始喊道:孟寬來書院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