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聽令,即刻出發,前往北谷關。
郭淮一聲令下,十萬大軍開拔,浩浩蕩蕩旗幟翻飛。
這些年郭淮一直在養病,但從來沒有閑下來。
對北元和大離這兩個大夏的敵人,研究的非常透徹。
對北谷關的地理地貌更是了熟于心。
他有信心,憑著十萬大軍擊退北元的兵馬。
鎮北王倒了,便是我郭淮的時代來了。
郭淮咳嗽了兩聲,眼中卻難掩興奮的光芒。
大軍前行了兩日,北谷關終于遙遙在望。
郭淮卻皺起了眉頭。
太平靜了,難道北元軍隊并沒有趁機發起攻城?
可是以他對那位北元大將的研究,他怎么可能錯過這種千載難遇的良機。
或者說,其實北谷關已經被攻破。
勃兒斥故意偽裝成城沒有被迫,而引自己入城,陷入他們的埋伏。
郭淮立刻讓大軍停止前進,并派探子一探究竟。
大帳里,郭淮眉頭緊鎖,以他的聰明,一時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很快出去第一波的探子就返了回來。
可探明白了?
郭淮問道。
啟稟將軍,在北谷城三十里外,發現一處戰場,許多穿著大夏服飾的士兵正在焚燒尸體,尸體堆積如山,怕是有幾萬人。
屬下不知什么情況,沒敢靠近。
幾萬具尸體?難道戰爭已經打完?
那李清玄靠北谷關內的五萬余人擊退了北元的軍隊?
可是李清玄應該據城防守,戰場怎么會在三十里外?
奇怪,實在是奇怪。
這時,第二波探子也返了回來。
屬下到北谷關去探查,北谷關上飄蕩的依然是我大夏的軍旗,站崗的士兵也是大夏之人。
北谷關未曾被攻破?
郭淮腦中疑竇叢生。
這無一不說明,李清玄贏了,北元軍隊退去了。
可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難道李清玄用五萬余人主動出擊,擊潰了北元的十三萬大軍?
如果真是如此,這李清玄手段了不得啊。
就在此刻,第三批探子返了回來。
這名探子身穿著便衣。
你探查到什么了沒有?
郭淮急忙問道。
他的好奇心已經完全被吊了起來。
以他的腦瓜子都一時想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屬下喬裝成百姓,進入北谷關探查,得知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消息。
探子說到此處,表情似乎仍帶著不可思議。
快說。
郭淮已經迫不及待起來。
幽王李清玄用四千兵馬擊退了北元十三萬大軍,斬敵五萬余人。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