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云縣的縣長職位和常務副縣長的職位空出來了,這引來了很多人的覬覦。
覬覦這兩個職位的人,都不是蒼云縣本地的,而是市里或其它縣區(qū)的干部。
很多人開始挖空心思找門路托關系,覬覦縣長職位的人通過各種關系渠道找到了省里。
覬覦常務副縣長職位的人,大多都找到了市里。
他們找的人基本上都是楊全疆和鮑記倉,再不就是孔利官。
但他們都不敢去找杭舟行和高承樣。
杭舟行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擬定常務副縣長人選,就要出自他的手。
但這些人為什么不敢去找杭舟行呢
因為他們都知道杭舟行為官清廉,為人正直。
不找他的話,他可能還為你說句話。
但如果敢去找他,那他就知道你是個跑官要官的人,那他不但不會幫你,還會將你束之高閣。
高承祥是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他為官更加清廉,為人更加正直,但凡知道高承祥脾氣性格的人,更不敢去找他跑官要官了。
那些找鮑記倉的人,都被鮑記倉給委婉地拒絕了。
鮑記倉也是個性情中人,按照他的脾氣性格,他也會像杭舟行高承祥一樣,不但直接拒絕,還會嚴厲地批評這些人。
但他是市長,是市委的二把手,他要想再進一步,那就不能樹敵太多。
一個說話讓事太過直接的人,是不適合在官場中混的,更不適合當一把手。
如果鮑記倉和楊全疆一樣老奸巨猾,他早就成了市委書記了。
經(jīng)歷了很多的挫折,鮑記倉早就已經(jīng)變得非常成熟了。他知道怎么打發(fā)這些跑官要官的人。既能婉轉地拒絕了對方,還不至于得罪了對方。
楊全疆和孔利官這兩個人,本來就很熱衷于辦這樣的事。
他們是來者不拒,他們也趁此機會撈了一把。
尤其是孔利官,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更是大撈特撈。
他根據(jù)自已的經(jīng)驗判斷,越是這個時侯越是最安全的。
在連著兩次市委常委會議上,楊全疆和孔利官都提出了擔任蒼云縣長和常務副縣長的人選,但都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
尤其是遭到了杭舟行和高承祥的反對。
而鮑記倉則堅定地支持杭舟行和高承祥的觀點。
縣長人選要由省里來決定,市委只有推薦權。
常務副縣長人選是由市委來決定,但在這種風聲鶴唳的形勢下,還是要以省委的意見為準。
因此,市委現(xiàn)在研究縣長和常務副縣長人選,很不合時宜,還是等一等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