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祥半天才回過神來。
“小白啊,老哥得緩緩,”段志祥又問了姜小白一些詳細的事情。
姜小白也沒有隱瞞,能夠說的都說了。
不能夠說的,當然不會說,關系再好也不會說,說了不是把自己把柄往別人手里送嗎。
“你真的是太牛筆了,南方都沒有你這樣的牛人。”
聽完以后段志祥有些興奮,有些激動的說道。
堂堂日報大記者,連這種略帶粗俗的話都說出來了,可想而知心里是什么想法。
“牛啥啊,都是為混口飯吃,段哥,這事就謝謝了,等下次到京城我請你吃飯。”姜小白笑著說道。
“好,好。”段志祥連連應道。
掛了電話以后,段志祥就仍不住提起筆,開始寫了起來。
可是雖然問的姜小白的東西,已經夠寫一篇文章了。
可是他寫的又不是小說,不能夠光寫人物傳奇,而是需要寫出在當下這種人物出現,帶領著建華村,走上富裕的道路。
而這種模式是值得大家借鑒的。
而這么寫,肯定需要一些實際的數據,不然的話,亂寫一通,數據全靠編的,肯定發表不出去。
必須實際去采訪一下,越想,段志祥越覺得這事可行。
段志祥也是個行動派,覺得行就收拾了一下東西,拿著本子來到領導的辦公室。
“主編,您還記得前兩天我報道的那條姜小白服裝廠和健力寶借著奧運會的風,兩家門口排起長隊的事嗎?”
段志祥說著,把那份報紙遞給了主編。
主編拿過來看了一遍,點點頭看向段志祥,等待著段志祥的下文。
“是這樣的,剛才這個姜小白服裝廠的創立人姜小白了給我打電話了,說來也巧了我們當時就見過面,只不過我不知道罷了……”
段志祥說著,主編也比較感興趣了,今年年初南巡過后,一時間改革開放的聲音又大了起來。
“下海”這兩個字一時間成為了人們熱議并且付出行動的詞。
一時間草莽英雄紛紛崛起,所以主編對于這樣的人物還是很感興趣的。
“今天他打電話來感謝我,我還一頭霧水,原來……”段志祥詳細的說了一遍,主編也是聽的嘴巴張的大大的。
這要是段志祥所說的情況,都屬實的話,那可是一個大新聞,這姜小白也會是一個代表性的人物。
“主編,我是這樣想的,我帶人親自去一趟建華村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如果屬實的話,我覺得這事可以寫一篇報道,知青帶著村民創業,發家致富,
我覺得和當前的政策也是符合的。”
段志祥說道。
“可以,你先去實地采訪,把情況摸清了,等回來以后看看文章再說發不發的事,”
主編說道。
段志祥應了一聲,領取了經費,帶上介紹信。
回家里說了一聲,然后帶了一個新分來的大學生踏上了前往建華村的路途。
而另一邊,姜小白也在掛了電話以后,準備出發了。
“把王超,王猛叫過來。”姜小白吩咐道。
“小白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