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年終總結會,現在正是開始。”史生主持會議,話音在巨大的會議室里回蕩著。
“現在進行大會第一項,有請姜小白董事長講話。”
姜小白挪了挪面前的話筒,輕咳一聲開口了:“十年前的今年,我們華青控股公司剛剛成立,不……那會不叫華青控股公司,叫知青罐頭廠,也是剛剛開始建廠,
我記得當時廠子里一共也就不到一百人吧,賬面上得流動資金也就是幾千塊錢吧,當時我記得建廠的磚和水泥都是欠錢賣的,好像欠了有一萬多還是兩萬塊錢吧,
具體多少錢記不清了,畢竟是欠別人的,又不是別人欠自己的,誰會去記這個呢。”
姜小白說著,下邊發出了善意的笑聲,眾人之間有一部分人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臉上露出了追憶之色。往昔一幕幕涌上心頭。
當初姜小白本來也是準備走的,結果因為錯過了機會,當年沒有走,這才下決心建知青罐頭廠。
說來也是奇妙機遇,當初要是姜小白1978年就去上大學了,可能就沒有后來的知青罐頭廠了。
或者姜小白即使做什么企業,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可能壓根不會做罐頭,也不一定會做服裝。
不過就是姜小白方面,創建知青罐頭廠也經歷了很多的困難。
“那一年的臘月,我記得特別清楚,馬上就是年關了,還沒有錢還給磚廠廠長,也是年臘月二十三,一大早的我就坐車跑回龍城來過年躲債了……”
姜小白笑著說道,這事老人知道,可是大部分的新人不知道,他們來的時候華青控股已經初具規模了。
臺下,李東海愣了愣,他沒有想到姜小白竟然還有這種的經歷,還過年躲過債。
記得在自己印象里,姜小白那兩年也很有錢啊,還給自己家送過糧票,送過肉票之類的。
沒有想到那幾年姜小白竟然過的那么艱難。
劉順也差不多,他一直覺得姜小白能夠有今天,可能運氣居多,可是聽完姜小白的經歷才發現,可能真的不是運氣。
“后來也躲過幾回債,后來廠子里有錢了,基本上就不躲債了,現在道今天1988年,十年了,快十年過去了,我們華青控股公司各個廠子的工人加起來上千人,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幾百上千萬,
光是每個月發出去的工資,都幾十萬?”
眾人聽著幾個數字,呼吸有些急促,尤其是有之前的對比,更加的能夠感受到現在華青控股公司的強大。
“從被兩萬塊錢逼著躲債,到一個月工人的工資要開除幾十萬,這就是我們華青控股公司的成長,而華青控股公司的成長離不開在座的各位,謝謝大家。”
姜小白站起來鞠躬,然后坐下,會議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很久才在史生的示意下安靜了下來。
“下面進行會議第二項,各個企業匯報總結,從服裝廠開始……”
史生說完,劉建站了起來。
家和飲料廠雖然在年底的時候崛起,但是在體量上不用說和服裝廠相比,就是和其他幾個相比都邊一點。
當然了家和飲料廠的前途是光明的。
接下來匯報的內容,基本上就千篇一律,在姜小白和華青控股公司總部的帶領下取得了什么什么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