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東西買全,二人便商量先去老城區看看。
因為化肥廠和“小南海”那些端鐵飯碗的,現在肯定都在上班,沒什么人在家里。
老城區房子四橫八叉,也沒有規劃,隨機而建,好處是沒有準入的圍墻,她們倆可以隨便進去,而且只要一家一院有人在,大門就不會關上,她們可以敲門找人。
“你們收舊衣服?怎么收?”
在選定一個大院子后,小雪和小云第一次出擊。
“按斤秤,一斤衣服如果是沒有補丁的三毛錢,如果是有補丁的兩毛錢
她們暗暗測算好了價格,道。
“大人小孩的都要嗎?”
老太太睜著渾濁的眼睛問。
“都要,合在一起,按新舊秤
小云一聽有門,趕緊道。
“家里人多,積起來的舊衣服也多,扔了又舍不得,送親戚吧?嘖嘖,算了,不提這事了。賣你們正好
老太太嘀咕著,轉身進屋去翻騰衣柜。
二人萬萬沒想到,真是開張大吉,老太太還真從舊屋里翻出兩麻袋的舊衣物。
這戶人家住著小院子,雖然不是太大,一百平方左右吧,但是能單門獨戶的,也說明實力不俗了。
二人把麻袋里的衣物翻騰出來,按新舊分成兩堆。
說起來這還真是個寶藏老太,這些舊衣物,有四成是沒有補丁的,其余的有補丁的,也不太多,就是手肘、膝蓋那些容易磨到的地方,而且補丁都不大,如果賣到鄉下,這種補丁根本不成問題。
老太太可能也是把舊衣服堆積得太久了,見有人來收,恨不得全部處理完,上完秤,好的一堆是二十斤,差些的一堆是四十斤。合計是14元錢。
老太太收了鈔票,臉上也樂開了花,估計沒想到這堆舊衣服還能賺這么多錢,于是熱心地道:
“我這邊鄰居估計還有,你們還收嗎?要是收,我就去通知他們把舊衣服拿到我這來
“收,當然收,辛苦你了大娘
二人對視一眼,喜出望外。
和一家一戶收相比,當然是本地街坊呼喝一聲,集中一起快捷便利。
不一會兒,老太太果然叫來了好幾個拿著舊衣服過來的街坊,這些人衣服的品質雖然比不上老太太家的,但也湊合。
小雪和小云也不是傻子,但凡補丁太多的,她們也不要,就挑到邊上。
不過,這么做也會引發不滿,就有人說:
“收舊衣服,不是好壞都得收嗎?要不怎么叫收舊衣服?”
小雪冷靜了下,道:
“收這么破舊的也成,但是價格就不能這么高了
“你說,收多少錢呢?”
對方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