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一起奮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揚眉吐氣出現在父母面前
小雪鄭重地道。
二人激動完,冷靜下來,繼續做事。
還有什么比踏實做事更重要的?
二人借著屋內透出的燈光,在井邊洗衣服。
借住這里之后,她們慢慢才發現,這個地方太適合她們現在做的事了。
有井,方便用水洗衣服;有偌大的晾曬空間可以用;有方便的電源……
最重要的是,空間大,還只有她們倆住。
雖然春茶季馬上要到了,但按茶廠的說法,還是會允許她們住這里,大不了,到時候她們先拼命收、洗、囤一批舊衣服,等春茶季的時候,她們就不收衣服,不需要洗曬占空間,專心搞下鄉賣衣服就得了。
把未來計劃勾勒好,二人干勁十足,一晚上把所有買來的舊衣物都清洗干凈,院里到處掛上了她們洗干凈的衣服。
她們發現,只要洗干凈,農村人更看重的是低廉的價格,較好的質量和款式,是他們的次選。
其間,二人也截取了幾件看上去干凈大方的襯衫和褲子自己穿,畢竟下鄉走村串戶,賣的還是體現形象的衣物,還是要著裝整齊為好。
第二次出門收購,她們打算去啃化肥廠這塊硬骨頭。
之所以說是硬骨頭,主要是化肥廠小區的保衛不好忽悠,進不了門,就不能去收衣服。
“要不,我們就在化肥廠邊上擺個攤子,寫塊牌子,注明收舊衣物,什么舊衣物都收,讓他們自己帶出來不就得了?”
小雪覺得不必強行公關保衛。
因為經過觀察,她發現那些保衛并不是一組人,而是好幾組,這就意味著,她們每次出入,都可能遇到不同組的保衛。
如果每個保衛都要巴結,那成本也太大了。
小雪腦瓜子比較活,一下跳出了思維框框。
“行,我們試試
小云也覺得可行。
于是,二人就在化肥廠對面的樹蔭下,在地上攤開一塊油紙布,又立了一塊紙牌子,上寫:收舊衣服,新舊有無補丁都收。
果然,她們牌子一立,就吸引了在廠門口吸煙的工人。
“姑娘,你們還收舊衣服啊?怎么收?”就有好事之徒來問,“我們這種舊工服收嗎?”
一個大叔指著身上藍色水磨布的工服問。
廠里一年都要發四、五套,而且都是一模一樣的,稍穿舊了就換新的,家里積了不知道多少套的工服。
想要扔了舍不得,感覺還好好的,質量也很好,布料厚實得很,但要穿,也穿不完啊,給孩子也不穿,誰沒事愿意穿工服呢?
“行啊,有多少收多少,不過我們是按斤賣,如果沒有補丁,七八成新價格就會高一些
小雪留意了下對方穿的工服,知道質量好得很,這種衣服,拿到鄉下去賣,男人們穿著上山干活好用,耐磨,結實。
“那行,你們稍等會,我還要上班呢,等十一點半下班回家找一找,行嗎?”
中年男人一聽也挺高興的。
“可以,我們一直在這里
田小云也趕緊道。